14万社会救助对象住院免押金 包括低保、低收入群体等 医保外个人负担费用可由定点医院先行垫付
本报讯(记者 盛丽)本月起,包括低保、低收入群体在内的本市近14万社会救助对象如果生病住院可减免押金,医保外的个人负担费用也可由定点医院先行垫付。日前,市民政局、市人保局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本市社会救助对象申请医疗救助待遇审批程序进行了调整和规范。
减免住院押金办理程序
社会救助对象办理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应当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事务所提出出具《社会救助对象享受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审查证明》的申请,同时须提交以下证明材料:提供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住院通知单和住院押金缴费通知的复印件;罹患重大疾病的,需提供本市二级及以上医保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怀孕分娩的,需提供生育服务证复印件;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乡镇人民政府社会保障事务所负责查验和审核相关资料后,需指导申请人填写《承诺书》和《北京市城乡社会救助对象办理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登记表》。材料齐备的,为申请人出具审查证明。值得一提的是,乡镇人民政府社会保障事务所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出证工作。
医保外费用医院可先垫付
医疗机构在完成救助对象住院治疗后,应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结清应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支付的医疗费用。对于上述医疗保险支付后的个人负担部分,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救助政策先行垫付,社会救助对象只需支付自付部分即可办理出院手续。
先行垫付的个人负担费用由谁暂时负担呢?据了解,各区县政府将按照相关规定在医疗费用结算前,从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中向提供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一定额度的预付资金,方便社会救助对象看病就医,具体管理办法和预付资金额度由区县财政部门会同民政部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