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 实体化 看着舒心 用着舒服 首农集团工会“会家合一”实现全覆盖
2015-07-10
作者:
来源:
本报讯(记者 陈曦)职工食堂、职工宿舍、淋浴室、图书角……走进首农集团三元石油北清路加油站,人们感受最深的就是除了加油工作区域,还有那么多的功能空间藏身在后边的“职工小家” 里。作为首农集团最基层的职工之家,它让驻站职工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以及工会的各项服务。而这,也正是首农集团工会向一线全面推进“会家合一”建设的一个缩影。
昨天,记者从首农集团工会了解到,经过三年时间,该集团“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今年在基层企业中已如期实现了全覆盖。
2013年,首农集团工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集团公司系统“职工之家”建设 提高服务职工能力的意见》,要求“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要“三步走”,即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分步骤完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的实体化建设;第二个阶段是在2014年底前完成集团级和百人以上企业单位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第三个阶段是在2015年实现 “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全面覆盖。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首农集团党委常委、董事、工会主席郑立明介绍,集团工会把开展职工之家建设作为提高工会综合能力、服务职工的基本途径。在继承以往建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把工会的各项工作有效纳入建家的内容之中,赋予“职工小家”新的内涵,按照市总工会“1+15”文件的要求拓展服务项目,使基层职工之家建设,向着模块化、实体化方向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工会工作和实体化建家的融合,将基层职工之家建设成为了民主之家、和谐之家、温暖之家、创新之家和文化之家。
郑立明表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加快展开,首农集团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布局都将面临重大调整,部分企业将面临搬迁和产业升级的任务,首农集团职工队伍结构和职工需求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每一个一线‘职工小家’,都是工会联系一线职工的‘根据地’。随着覆盖全系统的‘职工小家’的巩固发展,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手臂也就随之大大延伸了。今后,每个‘ 职工之家’都将成为工会发挥作用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据悉,首农集团工会将继续增加投入,帮助基层工会在职工较为分散的养殖场、加油站等推进“职工小家”的设施完善与软件升级,让一线职工零距离享受“娘家人”的温暖。
筑牢“根据地” 做实“桥头堡”
□周兴旺
早在2013年,首农集团工会就按照市总工会的统一部署,下发了“加强和创新集团公司系统‘职工之家’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系统“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按“三步走”——即:第一个阶段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的实体化建设;第二个阶段是在2014年底前完成集团级和百人以上企业单位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第三个阶段是在2015年实现“职工之家”实体化建设全面覆盖。如今,这一计划如期完成。
首农集团工会的职工之家建设“蹄疾而步稳”,不仅推进速度快,而且活儿干得实在。其最大的亮点就是,遍布全系统一线的“职工小家”全部实现按照“会家合一”的形式,以模块化组合的方式建成了实体小家。
基层“职工小家”是工会工作立足的“根据地”,也是发挥工会作用的“桥头堡”。换句话说,基层职工之家就是工会工作的根基所在。所以,建设好基层“职工小家”,就是在为工会工作打基础,是名副其实的“基础建设工程”。
建设基层的“职工小家”,不要仅仅图样子好看,如果把装饰华丽和配置高级当成建家的主体内容,那就是剑走偏锋了。首农集团的基层“职工小家”按照职工的需求量身打造 ,配置虽各不相同,但工会工作的重点内容却一个没落下,工会干部正是通过建设一个个“暖心小家”,将基层职工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工会身边。
按照会家合一的建家原则,每个“职工小家”都是工会服务站,也就都是工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抓手和“根据地”,把这些“根据地”做实做好了,“桥头堡”和“前哨阵地”的效能也就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了。
“职工小家”作为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基本抓手之一,在新时期大有可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职工们热切的欢迎有更多的“贴心小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各级工会应当凝神聚力,呼应职工的需求,把“建家”这件大事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