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机电工会组织职工自编技术专著
2014-09-09
作者:记者 陈曦 本报评论员 周兴旺
来源:劳动午报
一边干活 一边写书 京城机电工会组织职工自编技术专著
涵盖全系统26个岗位 首期5册已出版 第二期即将问世
本报讯(记者 陈曦)职工自己编撰自己的职业岗位手册,继首期编写公开出版5本《职工岗位手册》之后,北京京城机电控股公司工会组织职工编写 的第二期《手册》又将于近期出版。京城机电工会吴玉琪介绍:“第二期《手册》预计再出版5本,涉及金属热处理、数控车床操作、加工中心操作、维修电工、铸造工5个工种,全部由京城机电一线职工和技术人员独立完成。”
2011年初,京城机电公司工会从解决企业需求和维护职工岗位发展入手,汇集多方力量正式启动了《职工岗位手册》的编写工程。全书以“一书在手,工作无忧”为理念,以“全面总结梳理企业自身工艺特点,提炼编制企业积累的专业技术经验,提供岗位最新专业知识”为编写方向,在200余名单位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历经3年,在公司内部陆续发布了30册书共500余万字,服务全系统26个岗位工种的9000余名职工。去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已将其中的钳工、车工、铣工、磨工、数控铣床操作等5个工种的手册面向全社会出版发行。
“我们编写的书,就要公开出版了,心里很期待。”来自京城机电华德液压集团公司制造工艺科工艺员、《金属热处理工》副主编满恒训一脸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本书是我和机电系统的4位同事一起编写的。像我这样的一线职工,平时看的专业书不少,但自己上手编写,还能出版发行的,还真不多。”
京城机电控股公司工会主席赵莹介绍,在这套丛书的编撰过程中,企业工会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工会牵头统筹策划,党政亲自指导,各部门紧密配合,手册编写依照前期京城机电控股公司工会搭建的框架、设定的程式逐步推进。目前,第三期编写修改工作也已经顺利展开。
随着职工自己编撰《手册》工程不断推进,也带动了京城机电职工钻研技术、提升技能的热潮。连续两届系统内职工技能大赛钳工“状元”赵东洲表示,每次参加比赛前,《手册》几乎从不离身,一有空就拿出来仔细阅读。在每届技能大赛上,参赛职工都需要制作完成具有一定标准的比赛零件,而考核的技术步骤、工艺方法等内容在《手册》中都有详细的讲解。赵东洲说:“只要严格按照《手册》的操作指南和指导要求,做出来的‘活’既精准细致,又干净漂亮。”
“通过组织职工编撰这样一套最贴近生产一线实践的手册,工会找到了培养技能人才的新抓手。现在,《手册》不仅成为企业职工技能成才的利器,也成为了国内同行技能速成的福音。”赵莹说。
始终当好职工成才发展的“孺子牛”
本报评论员 周兴旺
在工会的精心组织下,京城机电公司的职工出书了。这套名为《职工岗位手册》的丛书第一期内部发行30多册,涵盖30个职业工种,皇皇500多万字,其中的5册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职工岗位手册》第二期也即将问世发行。
职工们一边干活,一边写书,将职业岗位的规程、标准和经验高度凝练后形成规则和理性认识,最后形成著作,这本身就是从实践到理论的一次飞跃,而后又将著作中的内容付诸实践检验,产生更高的生产力。
助推职工职业发展,锻造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这是工会的看家本领,也是应尽职责。京城机电公司工会通过组织著书立说的形式“逼”职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规律,堪称“别出心裁”、“匠心独运”,值得为之点赞。
“一书在手,工作无忧”的编撰立意,体现了工会组织对推动职工尽快成才的“良苦用心”,其间也饱含着工会干部“春泥护花”的人梯精神,让人动容,也催人奋进。
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会组织俯下身子抓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拿出更多的新招数为职工搭平台,做服务。我们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会干部甘当园丁,当好广大职工成才发展的“孺子牛”,做职工钻研高新技能的坚强后盾,将职工职业发展规划落实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