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张辛华,你一定会被她那与生俱来的亲和力所感染,和她在一起交流,你会像和老朋友或邻家大姐一样敞开心扉。而且,你也一定会被她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打动。张辛华就这样出现在记者面前,话语和行动间都透着一股朴实和真诚。
作为永康工会服务站负责人,自从2008年到服务站工作以来,在6年的时间里,她一点点看着人们从不了解工会到把工会当成家的过程。这期间,开发区的很多职工也认可了她,亲切地称呼她为“大姐”,而不是“站长”。对此,张辛华说她喜欢这种称呼,她就是希望职工们都把工会当成家,把她当成大姐,她就是职工的亲人,有心事就能无距离的沟通。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退休在家的张辛华,成为了开发区永康工会服务站建设的带头人。说起来,张辛华退休前一直在文化局工会工作,对工会工作比较了解。或许,这和她退休后选择到工会服务站工作,也算是一种理想和境遇的不谋而合。但是机关工作和基层的服务站工作却是截然不同,尤其是当时永康工会服务站处在建设初期,对于张辛华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她至今还记得当时开发区工会领导向她交代工作时说的话“我可不是让你去那简单地接电话,是要把工会的活动推广开。”
“开头那几个月确实不容易,开发区和别的区县不一样,服务对象基本都是职工,没有街道、社区服务站,工会服务站也是建在职工园区里,而不是居民区里,所以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怎么办?只能靠自己去琢磨……”说起这些,一向开朗乐观的张辛华,似乎陷入了对那段有点茫然的时光的回忆中: “当时永康住了90多家企业的将近1万人,想组织这些人活动真的是很不容易。”
思来想去,张辛华“顺藤摸瓜”到园区物业了解情况,后来又挨个找宿管老师召开座谈会,慢慢的,才将各种活动组织起来。现如今,在她的带领下,服务站各项工作都井然有序,还有了一个志愿者服务队,各种职工文体活动如火如荼,比如 “相约星期三”的读书日,每逢周末服务站放电影等。同时,她还组织知识培训、开联欢会等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远离家乡的职工都感到十分温暖。在他们心中,工会服务站就是他们的家,张辛华就是他们亲爱的大姐。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