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今日人物 > 正文

用18年的苦累脏诠释最美环卫工——记北京环卫集团第一分公司垃圾清运司机任晓云

2014-10-02 作者:刘欣欣 来源:劳动午报

  ■在领导的眼里他是“员工中的楷模”
  ■在工友们眼里他是“农民工中的佼佼者”
  ■在乡亲们的眼里他是“有出息的娃”
  任晓云是北京环卫集团运营公司的一名垃圾清运驾驶员,在环卫集团工作的18年中,他有16年没回家过春节,放弃节假日加班1400多天。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工到“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再到“全国劳动模范”,这些在外人看来是一种奇迹,但这就是任晓云坚实的人生道路。
  “没见过这么多垃圾”
  成为明星后,不少人问任晓云:作为一个以前没有见过世面的山村孩子,刚来北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是不是繁华的大厦、高耸的楼房,绿茵茵的草地?他总是朴实的说:“不是。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垃圾。”
  任晓云1996年毕业于承德市汽车运用与修理中等专业学校,学的是汽车驾驶与修理。有了一技之长后,他渴望进入城市闯荡闯荡。同年8月,他揣着200元钱进京,被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录用,成为了一名清运垃圾的汽车驾驶员。
  “现在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来北京的第一天,天下着小雨,我和几个同乡被热情的迎进宿舍,饭盒、毛巾、洗脸盆等生活用品也都准备的样样齐全。领导还给我们每人发了100元,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呀!我想,这个企业值得我留下来。”任晓云笑着回忆说。
  可是,这样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在跟着师傅去工作岗位上走了一圈后,他又有点动摇了。“那年头,技术不够先进,我的工作就是把城里的垃圾运到城外,堆成巨大的垃圾山。清运的现场就是桶上冒着尖儿,地下一大摊,污水四溢,苍蝇直往驾驶室里飞,撞你的脸。那股难闻的味道让我几天都吃不下饭,差点动了离开的念头。”
  那时,厂里组织学习“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还发了一本书叫《人生楷模时传祥》。读着读着,他的想法慢慢转变了,再看到身边师傅们都干了二三十年还在坚持,他下定决心,要留下来。“别人能干我也能干,在这儿一天就要干好一天。”任晓云当初自己也没想到,他这一干就是18年。
  “环卫也有它的尊严”
  每天早晨,他5点钟起床,5点20准时发车。18年来,他没有吃过早饭。一般一天要跑四五趟活儿,倾倒150个垃圾桶外加垃圾包,清运10到12吨垃圾,午饭晚饭也常常是从食堂打好带到车上,在等候卸载垃圾时再吃。
  任晓云清运的垃圾点,过后保准干干净净。努力的付出获得回报,工作刚两年,任晓云被提拔为小桦林班班长。2000年,他开始专门为商场、超市等大客户服务,这一干就是10多年。
  “我们对社会客户24小时服务,去商场、超市、地铁公司作业。凌晨就得出发,在上班前必须把垃圾清运完,晚上十点以后等人家关了门,我们再开始工作。这最关键就是掌握好时间,去早去晚都会给市民带来不便!”任晓云说。
  任晓云还负责一项特殊的清运任务,为北京第二监狱每日清运垃圾。当时单位刚接到这项特殊的垃圾清运任务时,大家都不愿意去,因为那里关押的都是重刑犯。而且,狱方提出了许多严格的作业要求,比如,作业时严禁与犯人交流,不许往狱中带东西,要服从管理指挥,要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等等。任晓云成为最合适的人选,现在已经清运8年了。
  “别人认为我的工作苦累脏,但我觉得我的工作很光荣,这个职业也有它的尊严。”有一段时间,任晓云接下了机场航站楼的垃圾清运任务。可谁知第一天,由于车型的不同,任晓云的车就被警察给截住了。当他解释车辆是要去清运垃圾时,执勤警察一脸诧异:“你们这是垃圾车?擦这么干净?一点异味都没有?”
  在服务机场,倾倒垃圾时,每当有客人经过,他准会停下来,不让扬起的灰尘影响到他们。他心里明白,这里是首都的窗口,而他代表的是咱首都环卫工人的形象。任务完成后,机场同志送他一句话:“工作就要向任晓云一样。”他觉得这是对他最高的褒奖。
  哪里的任务最艰巨,哪里就会出现任晓云的身影。奥运前夕,随着奥林匹克公园内各项工程的相继竣工,造成公共区内渣土、杂物等等垃圾的剧增。现场人手不够,任晓云就担当起清运车司机、清洁工、装卸工等多重角色。灰尘混着汗水打透了他的衣襟,皮肤上生出了湿疹,但他没有退缩半步。在场的豪恩保洁公司经理竖起了大拇指说:“晓云真棒!我们要把你的这种干劲,这种精神当成我们职工的标杆。” 
  “每天开着垃圾车行驶在北京的街道上,我喜欢看一路的风景,更喜欢看到自己的劳动给城市带来的变化。看到北京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变美,我觉得我当初的决定和这么多年的坚持都是值得的。”说到这里,任晓云显得很自豪。
  “一个人不能没有知识”
  “环卫工作的发展特别快,从以前简单搬家式变成了收集、运输、分类、处理、填埋、利用的整条产业链,不学习我就适应不了工作。”任晓云切身感受到这十几年来环卫工作的变化。“刚开始,我开的是130圆桶车,冬天炉灰满天飞,夏天冒热气,遇到雨雪天,车子经常打不着,不得不钻到车下去修理,常常弄得满身油污。现在我开的是小桦林五十铃压缩车,驾驶室里空调暖风齐全,清理垃圾也实现了半自动化。”
  近几年,北京市环卫集团来了不少高学历的年轻人,不仅本科生越来越多,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也不少。任晓云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环卫已经科技化、人才化了,要做新时代的环卫工人,那就要有知识、有技能,一个不争的事实浮现在他的脑海:我也该学习了。
  “学习”二字,说得简单,行动艰难。那时,中专毕业的任晓云离开校园已经12年了,再加上工作本来已经很辛苦,还要抽出时间来学习,他有着不少的顾虑和不自信。
  然而,当他鼓足勇气报名后,通过努力,他顺利通过了北京电大的入学考试,于2008年成为了北京电大行政管理专科学员。2011年,任晓云不仅毕业了,还被评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让他感触很深,“虽然我不是最好的,但是学习了,就会有进步,努力了,就有希望。”现在,他正在攻读大学本科学位。
  当记者问到给年轻人的建议时,他没有半分迟疑,脱口而出两个字“学习”。“我坚信,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是不能没知识,一个人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是不可不学习。是学习让我由一个阶梯迈向另一个阶梯,是学习让我提高了能力,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念。”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