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故事 > 正文

将细心用到工作的时时处处——记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祥龙公交五分公司乘务员刘玉梅

2016-03-08 作者:盛丽 来源:

 
  为方便乘客出行,她利用业余时间,走访所在车辆沿线,不仅熟记换乘线路还制作出《换乘线路手册》;为了更好地帮助聋哑乘客,她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手语……刘玉梅是北京祥龙公交五分公司的一名乘务员,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要求自己,将细心用到工作中的时时处处。2015年,她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实地走访
  制作《换乘线路手册》
  2014年,刘玉梅从运通115调到运通104工作。虽然运通104单程不算长,只有约30公里,但是沿线却建有医院、景点、商场等众多单位。“请问,女人街哪站下车?”“去莱太花卉,是不是这站下?”……到运通104线路工作时间不长,刘玉梅便发现了自己的短板。虽然对线路涉及车站附近的建筑很了解,但是对稍远一些距离的地点,刘玉梅却常常不能及时为乘客指路。
  怎么才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经过思考,刘玉梅决定采用土办法——实地探访制作换乘手册来解决。“要探访,就不能偷懒,只能靠双腿一站一站地走着调查。”下定决心后,刘玉梅很快就付出行动。
  一个休息日的中午1点,刘玉梅按照计划,从运通104总站金庄开始进行探访。当时正值冬季,气温很低,但是为能清楚地了解车站周边的建筑分布情况,刘玉梅还是坚持边走边在本上做着记录。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刘玉梅才发现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还有一半的路程没调查,只好下个休息日继续。”几天后,她又从来广营出发,再次为补充换乘手册而展开探访。
  经过两次的努力,刘玉梅的收获不少。学校、大厦、商场……她的笔记本上,记录了上千个有关运通104沿线涉及建筑物的名称及分布情况。收集信息的工作完成后,她又开始琢磨怎么将这些信息归类整理。
  “对,可以参考百度地图的分类规则。”想到办法后,刘玉梅开始动手梳理。办公、教育、娱乐……经过几天时间的整理,一本包括运通104沿线建筑物分布的《换乘线路手册》制作完成了。
  2014年底,《换乘线路手册》正式运用到工作中。“拿着这本手册,乘客问路时,更得心应手。”不久,刘玉梅编制的这本《换乘线路手册》,还出现在运通104的其他乘务员的票包中。
  配备便民箱
  时刻观察乘客需要
  2009年,刘玉梅成为一名公交乘务员。在大多人的印象中,公交乘务员的工作不过是售票、报站,是个很简单的工作。但是刘玉梅却认为,要想将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得出色,就需要高标准要求自己,而细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针线包、地图、常用药、塑料袋、方便钩……为方便乘客,细心的刘玉梅在车厢内准备了便民箱。不仅如此,夏季她还为车厢里的每个座椅都配上了凉垫。而到冬天,她又为每个座椅换上棉垫。
  刘玉梅的细心不止体现在准备各种小物件上,在运营中,她还悉心观察每位乘客,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一年冬天,刚下过雪,一位老人拄着拐杖准备上车。看到老人步履蹒跚地朝车门走来,刘玉梅急忙迎上前去。“大爷,您坐这儿。”将老人搀上车后,刘玉梅又帮老人找到一个靠窗户的座位坐下。“谢谢,姑娘。这车是到三元桥吧?”老人问。“到,一会我叫您,地滑,车停稳了您再下。”刘玉梅回答。
  “注意脚下,地滑。”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刘玉梅不停地叮嘱乘客注意安全。车厢中的人越来越多,地板上有不少水渍。“这样乘客容易滑倒。”这时,刘玉梅将擦玻璃用的刮片安上把手,然后清洁车厢地板。她还时不时地就操作一次,保障着乘客的乘车安全。
  自学手语
  为聋哑乘客提供帮助
  刘玉梅所在的线路,经过一所聋哑学校。一次,一位聋哑乘客用手语问路。因为不了解其中的意思,一时间刘玉梅没有为乘客提供上帮助。“最后,还是我们通过书写,才了解彼此的意思。”经过这件事后,刘玉梅决定自学手语。
  想法产生后,怎么学是个难题。“你有这个想法很不错,我来帮你找手语老师。”了解到刘玉梅的想法后,五分公司的书记满芙蓉决定帮助她解决找老师的难题。
  每到休息日,刘玉梅都会和老师学手语。初学手语时,刘玉梅总是为记不住的动作而烦恼。“没有捷径,只能苦练。”一有时间,她就会练习。两个月后,她的手语逐渐熟练,基本能够完成与聋哑人的日常沟通。
  一次,车辆行驶的时候,因为天气热,一位乘客将手肘伸到窗外。“您好,不要将手伸到窗外,这样很危险。”刘玉梅发现后提示着,但是这位乘客并没有反应。这时,刘玉梅走到乘客的身旁,才发现这是一位聋哑人。于是,她用手语和乘客交流。而这位乘客看到刘玉梅能使用手语,还为她竖起大拇指。
  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创新,刘玉梅摸索出一套刘玉梅工作法。今年1月,五分公司还开办了“刘玉梅课堂”,通过让她与新职工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将工作实践经验、心得、方法传授给其他职工。刘玉梅利用休息时间备课,通过网络和专业书籍搜集整理各种资料。“3月底,还会组织一次课堂,将更多的专业知识带给职工。”刘玉梅说。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