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北远大建筑劳务有限责任一公司总经理刘合炳
刘合炳主要荣誉小档案
2002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2004年:首都文明之星;十堰市政协常委;
200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诚信企业家;
2006年:北京建工之友协会会长;
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湖北省十大经济人物;全国政协委员。
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接见
深入奥运工程国家会议中心建设一线现场指挥
深夜,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合炳翻开手中厚厚的本子,盯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反复念了几遍:“解决进城优秀农民工住房、子女教育、户口等问题……做好春节前农民工返乡购票工作……”这是他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准备的提案,也是让他一直牵挂于心的头等大事。这个22年前只身来到北京闯世界的农民工,如今已站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共有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优秀代表2237名,刘合炳为其中之一。
大山里走出来的“刘委员”
刘合炳来自湖北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1986年,身为家中长子的他来到北京打工养家糊口。从建筑工地上的木工学徒做起,一步一步奋斗成为湖北远大建筑劳务有限责任一公司的总经理,手下拥有农民工8000多名,累计施工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参建工程曾获国家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和“詹天佑大奖”,所获奖项共计68项。
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建设中,刘合炳率队7天7夜连续作战,为抗击“非典”立了大功,创造了中外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亚洲最大火车站——北京南站施工中,他安排队伍轮班施工,提前完成了结构分包作业,工程质量经专家会审视为样板工程;
在首都机场T3B航站楼和T3C国际候机楼建设中,他们两度进场,先后历时两年完成了17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在年度工程质量评比中获得北京市建筑最高奖——长城杯;
在奥运重点工程国家会议中心和媒体村建设中,无论安全、质量还是工期、成本他们都是施工现场的标杆……
由于屡屡出色完成任务,刘合炳的队伍名声大震,无论2000多家外地在京施工企业还是诸多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对他们都要说个“服”字。刘合炳本人也当仁不让地揽下了“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此外他还在北京买了房,开上了车,接来了家中老少,过上了好日子。
当人们以为这个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民工取得今天这番成就已经到达顶峰时,刘合炳的人生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今年1月25日,经全国政协第十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刘合炳当选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共收到提案4772件,刘合炳就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交两条提案。
维护农民工权益的“老大哥”
2007年2月5日,随着火车一声长鸣,1200多名十堰籍农民工踏上了返乡之路。他们没有在站台前连夜排队买票,也没有无奈去买高价票,而是免费乘着公司包的专列回家过年。为此,刘合炳投入近50万元。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刘合炳提交了“做好春节前农民工返乡购票工作的建议”的提案。他说,希望所有的农民工都能不再为返乡过年而发愁。
“我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农民工起步创业,又是依靠农民工兄弟才打拼出今天的一切。”刘合炳由衷地想为那些和当年的自己一样来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兄弟做点什么。
只有高中学历的刘合炳深知文化知识对务工人员的重要性,对农民工广泛开展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各类培训班,鼓励农民工积极利用有关方面在工地设立的文化室、活动室等学习充电,提高自身素质;他还在公司内建立工会组织,由工会代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农民工兄弟最为重视的工资问题在刘合炳这里多年都是100%兑付。在2005年春节前,刘合炳在北京市人大专题听证会上提出,农民工工资兑付应当成为常态,要把相关工作做在平时,而不能临时才抱佛脚。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而刘合炳也被农民工兄弟们亲切地称为“大哥”。
2006年4月,北京建工集团与多家劳务企业联合组建“北京建工之友”协会,这是全国建筑施工总包企业与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建立的首家“联盟”组织。刘合炳众望所归出任会长。从此,他“做点什么”的抱负有了更广阔的施展平台。
北京实行建筑业实名制管理,刘合炳以身作则,只用4天时间就为公司8218名农民工100%办理了实名制卡,为其他协会单位带了一个好头。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协会发起了文明生活区交流评比活动,组织建筑同行到优秀施工现场观摩。特别是在2006年8月,协会配合北京建工集团分别在安徽和县和阜阳建立两个劳务基地,明确了当地政府、建筑总包企业以及劳务分包企业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在劳务基地工作的开展、劳动力市场的规范以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对三方都有具体约束——这是规范劳务管理、创建劳务合作长效机制的一大创举,在业内轰动一时。至今为止,这样的劳务基地相继在湖北十堰、山东肥城以及重庆涪陵、武隆建立。越来越多胸怀理想的农民工兄弟得以走出家乡,在更广阔的天地争取幸福生活……
据统计,本届全国政协委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2.4%,约2067人。刘合炳目前是高中学历。但是这位质朴的农民愿意重新拿起纸笔学习,投入新的奋斗。
家乡致富的“带头人”
让刘合炳牵挂的不仅是农民工兄弟。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郧西县上津镇何家沟,曾经祖祖辈辈都没走出过大山,村民们夏天赤着脚,冬天围火炕,过着缺盐无油饿肚子的苦日子。虽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艰苦的年代已经过去,但乡亲们的生活依然不富裕。
2006年2月,刘合炳为家乡捐款10万元设立孤儿救助基金。当年10月,捐资10万元修建金钱河大桥以及4公里乡村公路;11月,他再次捐款10万元支援当地新农村建设……截至目前,刘合炳为家乡希望工程、架桥修路、新农村建设,为残疾人、孤寡老人、孤儿,为当地群众排忧解难共计捐助100余万元。同时,刘合炳还为家乡投资上亿元的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在他的带动下,共有3000多户、20000多人相继脱贫,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2007年7月30日一大早,刘合炳和往常一样打开电视看新闻,正在播放的却是郧西遭受特大水灾的报道。心急火燎的刘合炳立即召集3个弟弟以及中层以上项目经理通报了郧西受灾的情况,同时号召公司5000多名十堰籍人员一同捐款。仅用两天时间就筹集到20.5万元,其中刘合炳和3个弟弟捐款15万元。随后,刘合炳专程从北京赶回十堰,以最快的速度将善款送到灾区,所有的牵挂都凝聚成一句话:“这点钱,希望帮助灾区父老乡亲拿去买些粮食,并积极恢复家乡农田、道路和桥梁建设。”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刘合炳或许讲不出这样的道理,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8个字的内涵。当他得知2237名委员中有90%以上的人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我大概是他们中学历最低的一个了。”但是这位质朴的农民愿意重新拿起纸笔学习,投入新的奋斗,“只要能为农民工兄弟们、为我的父老乡亲们做点什么”!通讯员 张苓/文 张随琛/摄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