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雅舍
2016-10-20
作者:
来源:
大 话 王
□王刚
小城里新搬来个老汉姓王,能说会道,没多久就跟左邻右舍混了个熟,但没过多久街坊们就发现这老王有个毛病,爱说大话!
比如有一次,老张正在一个新开的小饭馆里吃饭,结果发现饭馆里卫生不太好,就提了个改进的建议,结果饭馆老板不但不听还跟老张吵了起来,这时老王路过,听明缘由后大怒道:“卫生搞不好还有理吗?我儿子可是卫生局长,你们想不想营业下去了?”这话一说还真唬住了老板,不敢跟他们争了,老张也得以解围。
最近一次,几个常一起下象棋的街坊在一家饭店吃饭,吃罢饭后老刘付账要店家开发票,结果店家嬉皮笑脸的又说生意不好,又说送饮料的就是不给开,老刘正要发作,一起吃饭的老王走过来了,大声道:“你们这是偷税漏税,我儿子可是税务局长,你们这店想不想开下去了?”店家眼珠子一转,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从柜台下面拿出发票机给老刘打出发票来。
这种事发生过好几次,一来二去光听老王说儿子一个比一个厉害,可结果一个都见不到,于是街坊们就给老王起了个外号“大话王”。
这一天老王照常下象棋,下得激烈处,老王一激动突然胸口沉闷,一口气上不来晕倒在地,大家又是掐人中又是按压胸部,老王终于悠悠醒转,满头大汗嘴唇张了几次才说道:“不碍事,我儿子是人民医院院长,我去看看就好了。”街坊们一听就乐了,心说老王你都这样了,还吹牛呢!
几天后街坊们去人民医院看望老王,一进病房就发现老王床边站着八九个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轻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真的都管老王叫爹。原来老王从20来岁就在市里孤儿院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他的“儿子”真的遍天下!
故事与沟通
□张文睿
有人在讲台上说,故事是人与人交流的载体。他接着说,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交流有障碍的时候,不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沟通。
这话,看似很好,其实未必如此。我是说,用讲故事的形式,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对大众或普通百姓而言,讲好一个故事,难度超过想象。天才除外。
首先,你有机会通过讲一个故事,表达某种思想吗?有人听你讲故事吗?
其次,假如,你有了一个机会,你有三五分钟时间,你能讲一个让别人认可,甚至获得满堂彩的故事吗?你讲的故事有含金量吗?有一定的档次、品质和趣味吗?你讲的故事别人都不清楚吗?别人都没听过?
再者,你讲故事的语言能力在什么状态,语控能力行吗?语言是干净,还是拖泥带水?你有口才吗?
还有,你能保证你讲的故事,能够表达出你的意图?你的思想?
显然,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一定的训练,没有下过苦功夫,达到一定的修养,且肚子里积累相当多的故事,讲好故事,是根本不可能的。
哪位不信,用一段时间试试,看看你到底会讲多少个故事。
需要强调的是,所谓故事,不是长篇大论的那种,听众的耐心是非常有限的。
补记:讲故事,有时候也可能惹事儿。
比如有这么一个段子:记者问一个老者,您小时候,有什么希望,如今实现了?老人说,小时候,我淘气了,我父亲抓着我头发打我,那时我希望我是个秃子。如今,这个希望实现了。
这个段子,不赖。但所有头发非常稀疏的人,或没有头发的人,都会不高兴或者愤怒。
长江第一湾(外二首)
□萧娟
万里长江
自古老的石鼓镇转折向北,
辽阔、壮美;
连绵起伏的群山啊,
传承了母亲河的魅力:
万顷波涛融于幽蓝。
海水养殖
密集的竹竿
织成了一张天网;
穿梭在网里的是捕捞海带的渔民。
潮涨潮落之间的滩涂,
竟也是一方营生。
梅源梯田
俯瞰脚下的层层梯田,
润湿了对故土的思念。
山水紧紧依偎,
流落他乡的游子,
可曾记起挂在老屋堂前的那件蓑衣?
满是茅草与炊烟的味道。
未来必是一片火红
□周慧玲
忧郁似一张网
令血脉不畅
缚住心灵
窒息梦想
无尽蔓延的忧郁
催生了人生之冬
严寒降临
冰封雪飘
万念凋零
像出征的勇士
为自己下一道命令吧
奋然打碎忧郁
振臂点亮希望之火
让憧憬
悻悻然睁开双眸
雪花曼舞
打断桌子的思考
汇入闹钟的合唱
憧憬萌动
裹挟晨之光
从地平线上升起
走出忧郁
拾起憧憬
沿着梦想的阶梯
倾力逐级而上
我们的未来
必是一片火红
捡栗子的女孩(外一首)
□马 克
一颗,又一颗
板栗,被她从草丛中捡起
一份,又一份
甜蜜,被她收藏在心中
山坡上
风轻,云静
一个捡栗子的女孩
在追逐着她幸福的梦
风说,咱们把脚步放轻
别走进女孩的梦境
云说,咱们把脚步放慢
好让女孩把这份凉爽享用
夕阳中
山路上
满载而归的捡栗子女孩
把怀九河的秋天装点得更加生动
龙凤松
一株是龙
一株是凤
走过五百年风雨
手牵着手
肩并着肩
依然充满深情
阳光下
一起畅想
在风雨中
相互叮咛
什么叫互相恩爱
什么叫忠贞的爱情
让我们站在龙凤松下
向一对情侣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