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雅舍
2015-07-25
作者:
来源:
宋青松“为人民创作”系列歌词选登
编者按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文艺界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在文艺座谈会精神指引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著名词作家宋青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作出一批紧跟时代发展、关照人民冷暖、讴歌奋斗人生的优秀歌词。今天我们从中撷取一组,以飨读者。
到人民中去
想想从哪儿来,
才知该到哪里去。
村前的老树、山中的小路,
溪水潺潺你是否已忘记?
明白到哪里去,
才懂把谁放心里。
父母的教诲、故乡的期许,
炊烟袅袅你是否又想起?
到人民中去,
把身俯下去亲吻大地;
到人民中去,
把心贴近在一起呼吸。
到人民中去,
让灵魂再受一次洗礼。
到人民中去,
用一生报答她的养育。
乡邮路上
——献给一位平凡的乡邮员
登高回望,繁华甩在远方。
翻山越岭你又送来,
谁的喜讯、谁的乡愁?
谁合家团圆的渴望?
背上邮包、乡情贴在胸膛。
风雨兼程你又寄出,
谁的牵挂、谁的祝福?
谁改变命运的梦想?
邮路漫漫,山高水长,
几多险峻、几次摔伤,
一步一步你把深情厚谊丈量。
身单影孤,天地苍茫,
几多心血、几度风霜,
一件一件你为日月迎来送往。
劳动模范
——献给我们的榜样劳动模范
你多想了一遍又一遍,
用苦累酿出了甘甜;
你多做了一件又一件,
把粗放打磨成经典。
你攻克了一关又一关,
让深奥变成了简单:
你付出了一年又一年,
用感动滋润了心田。
你的手真巧,你的心最善。
学习你勤劳,追随你奉献。
你是我身边的榜样,
我们的劳动模范。
在百姓心上
——献给为救百姓牺牲的红军卫生员
手里捧着刚煎好的药,
肩上背着红十字的箱,
饥寒的孩子贴在你胸口,
感到了一颗心滚烫。
头上有一颗红星闪光,
脸上是几道汗水流淌,
敌人的枪下你鲜血洒尽,
染红了一面旗飞扬。
有人说你是个从军的后生,
有人讲你是位叫红的姑娘,
无论你是谁、你为人民做好事,
人民就不会把你遗忘。
清明了爷爷要给你去上坟,
过节了奶奶想为你烧柱香,
虽说不是神、你对百姓有大恩,
百姓就把你供在心上。
在遵义老城小龙山上红军烈士陵园内,有一座“红军坟”,坟前有一座塑像。传说塑像的主人公是位红军卫生员,为救当地群众被敌人杀害,但他还在护佑着那些纯朴的百姓,所以,被当地老百姓奉为红军菩萨。几十年来红军坟香火不断,动人的故事,深入人心,令人感动。
不老的老焦
——献给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高高的梧桐下,
人们在把谁聊?
逃荒路上是他劝俺回啊,
黄沙地里他领咱种树苗,
五保户门前他是常客,
上学的书费还是他给交。
家乡的大地上
谁又在把他找?
面朝着黄土看着他在笑,
心贴近黄河感到他心跳,
春风的脚步陪他回啊,
挺起了肩膀再把重担挑。
老焦啊老焦,
谁为百姓好,他就是老焦;
老焦啊老焦,
俺又看到你:不老的是老焦。
拾荒的母亲
——献给和母亲一样勤俭善良的人
那捆旧报纸多卖了几毛,
这堆废塑料又攒了几斤,
谁扔的白纸还干净,
钉起来给失学的孩子当作业本。
废旧电池拣出来分开放,
成捆的冻菜挑挑还鲜嫩,
谁家的衣裳七成新
洗一洗送给不嫌弃的老亲戚。
拾荒的老人、你是谁的母亲?
谁说你卑微?谁说你贫困?
谁知道你把收获变成了爱心?
拾荒的老人、你是我的母亲,
你教我善良、你教我勤恳,
你教育我本本分分做个好人。
你给了我痛
—— 献给一位自强不息的朋友
没看到你跌倒的悲伤,
只看到你站起的坚定,
血还在流脸上已是笑容,
伤没愈合已把重任担承。
你给了我痛,
给了我心的共呜。
让哭有泪、让笑有声,
让活着有了疼痛的证明。
不回忆长夜那场恶梦,
敢笑对风云变幻人生。
经万千磨难都默不做声,
有一次搀扶就热泪纵横。
你给了我痛,
你了我真的感动。
让心变软,让骨变硬,
让生命有了精神的支撑!
民 心
树的干、花的蕊,
撑起了枝繁叶茂,
绽放出五彩缤纷,
全凭着深深的老根。
你的血、你的汗,
创造出一个世界,
留下了浩浩乾坤,
尽的是做人的本份。
谁是源、谁为魂?
天祥地瑞、众望所归,
顺的是民意、归的是民心。
你是根、你为本!
千秋功业、万代江山,
靠的是人民、赢的是民心!
老 刘
——献给为南水北调献出生命的移民干部
好像还蹲在俺家门口,
一遍遍劝俺跟着希望走;
好像又来到了五保户,
一手捧着菜一手拎着油。
好像又弯下你的腰,
把放学的孩子背过小河沟;
好像又举起一幅画,
让新区的美景在俺眼底收。
老刘啊老刘,
水说要带你走、山说要把你留,
你为何偏扎在俺心里头?
让俺的泪水和着江水流。
老刘啊老刘,
累了你歇一歇、闷了你吼一吼,
说好了安居后你来喝杯酒,
俺却只能把天下好人都当老刘。
在南水北调移民工作中有许多干部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仅湖北丹江口市均县镇就有刘峙清等三位镇村干部把生命献给了南水北调移民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