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文苑雅舍

2016-05-21 作者: 来源:

  保全工孙林
  □王耀平
  认识孙林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我们都住和平里。父母都在一个单位工作,所以我们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那时孙林很瘦,当然现在也很瘦。个子高高的,双眼皮大眼睛,有股器宇轩昂的劲头。大家蹲单元门口侃山时,他只是双手抱臂戳着,话不多,经常嘿嘿一笑。笑里有笑,谁知道他在笑什么?总之,属于挺有心计的那种。
  他插队回来后分配到新兴袜厂。袜厂和我们针织机修厂都属于针织总厂,我们居然是针织系统的同行。几年不见刮目相看,人家已经是新兴袜厂的技术骨干,都去日本培训过了。八十年代初,能到日本接受技术培训的属于凤毛麟角。听说这事,嘴上没表示,内心羡慕不已。
  孙林比我大一岁,1957年出生,他基本上属于好静沉稳的那种人,爱琢磨,喜欢鼓捣个矿石收音机修个钟表什么的。插队时看老农盖房,大工砌墙10分,他观察琢磨了两天,也跟着码石头砌墙了。
  1980年日本厚木尼龙株式会社赠送北京市政府50台织袜机,一整套流水线。市政府把这50台织袜机全部划拨给了新兴袜厂。全新的日本设备,这让他兴奋不已。安装调试维修,学日文学英文。
  北京新兴袜厂曾经是北京袜业龙头。北京经常会有国际工业展览会,展览用的织袜机大都会留在新兴袜厂。新兴袜厂也就成为全国织袜新技术的一个窗口。打那以后他一直不断声明:国产机器不修。这人就这性格,听着够倔!当别人都去追求大学文凭的时候,他不屑一顾,就干自己的这门技术!
  最终北京袜业萎缩,从生产企业逐渐过渡到出租房子的房东。这不是孙林的追求,他打点起行装,南下温州。这一走就是十多年。
  温州有个光裕集团,老板叫孙裕强。孙老板到底有多少企业,有多少资产,有多少员工,孙林搞不清楚,也不打听。坊间业内都说孙裕强是中国袜王!
  1991年,孙裕强投资20万美元,引进8台意大利108针单针筒马太克运动织袜机,生产当时被称为“引领袜业新潮流”的袜子。其实孙老板对织袜和袜机完全外行。这种意大利织袜机技术水准高,全电脑控制,全中国没有几个人能够胜任技术支持。孙裕强通过纺织局找到新兴袜厂,厂里以“外协”为由,公派孙林去了温州。
  孙林喜欢挑战,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拿本中意字典,边琢磨边干,过程很曲折,除一台机器缺少零部件外,其他几台机器全部试车成功,成就了今天的瑞安光裕针织有限公司。那时去温州交通极为不便,一张船票居然等了三天,在这之后十多年,少说也跑了几十次温州瑞安。就是因为这层关系,当听说孙林在袜厂下岗后,孙老板力邀孙林到温州担任公司的“顾问工程师”。
  2010年起,光裕集团又投资1亿多元,继续引进意大利袜机400多台,在浙江松阳开办了耶米玛服饰有限公司。还给他一个职务:兼任工会主席。
  上个月我到浙江丽水,孙林开着奥迪A6来接我,显然他在这里待遇不错,挣的是高薪。他带着我参观了耶米玛服饰公司,规模很大,当年针织一厂三厂加起来的规模也不过如此。他已经59岁,老花镜一直顶在脑门上,他说现在看袜机这种精密设备已经非常吃力了,明年一定要退休。想想北京针织公司那么多的职工,像我们这个岁数的,把针织技术这碗饭吃到退休的能有几人?几乎没有。
  他说:这辈子就是当个保全工,把这一件事做好了,就是我的骄傲!
 
樱 花
□胡玉枝
是沉默的太久
还是期待的无望
骤然的打开
洒落的
全是滴血的苍白
忽而飘逝
让那些离去
不知该怎样伤痛
为谁而来
那些磕磕绊绊的步履
可是失散的前尘
溪下的熙攘
踩疼了
谁的心
仰望中有几许是怜惜
转身后
叮当的珮环
依旧响在不眠的深夜
可谁还记得三月的容颜
 
月 梦
□梁红岩
趁着摄魂的芳香
还未散去                 
我喝光陈年的佳酿
想睡个好觉
轻轻地撑起船桨
在梦境里巡航
并且,试着学会
斟杯皎洁的月光
也许,我会再次回想
不过,终不能将你遗忘
只好道一句
桂花好香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
  说说我身边的大工匠
  正辰杯诗歌散文有奖比赛
  征稿启事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诗歌)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发掘长征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本报与北京作家协会、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都之窗即日起联合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诗歌有奖征文比赛活动。
  征文主题
  紧密围绕“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一主题,艺术地表现和颂扬长征精神以及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在新时期发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说说我身边的大工匠(散文)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的那种追求极致的精神以及独具匠心的创造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发扬光大。为了更好的弘扬这种精神,本报与北京作家协会、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都之窗即日起联合举办“说说我身边的大工匠”散文有奖征文比赛活动。
  征文主题
  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真实反映企业中的能工巧匠,充分挖掘他们的工匠精神,人物不追求高大完美,但必须真实可信。
  征文要求
  应征作品必须是没有在报刊或网络上发表过的作品。语言精美,文学性强。诗歌不得超过40行;散文不得超过1200字。
  征文请注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邮编、电话、身份证号码、电子邮箱,以便联系。
  应征稿件一律注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及“说说我身边的大工匠”字样。
  征文只收电子版稿件,电子邮箱13671177496@163.com。  
  征文截止日期为2016年9月30日,以电子邮件日期为准。
  奖励设置
  诗歌奖设一等奖二名,奖金2000元/人;二等奖四名,奖金1500元/人;优秀奖六名,奖金1000元/人。
  散文奖设一等奖一名,奖金2000元/人;二等奖两名,奖金1500元/人;优秀奖三名,奖金1000元/人。
  敬希本市广大文学爱好者踊跃参与。
  北京作家协会
  劳动午报社
  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首都之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