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健康

2016-03-19 作者: 来源:

  春捂学问大阳气需缓慢升发
  □本报记者 盛丽
  天气转暖,大地也从沉睡中醒来,万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俗话说:春捂秋冻。这个“捂”字需要怎么理解?春季养生还要注意哪些方面?近日,记者采访到北京电力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全贞雪,听她来说说春季养生。
  不宜过早减去厚衣服
  这周气温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于是不少爱美的女士纷纷跃跃欲试,脱去厚厚的羽绒服,穿起轻薄的衣服。对此,不少上年纪的人都会评价道:春捂秋冻,年轻不怕,到老一身病。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春捂秋冻”这句话?怎么才是春季合理的穿衣标准?对此,全贞雪给出答案。
  “春季到来,这个时期人体属于阳气刚刚要升发的阶段。而‘春捂秋冻’这句老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全贞雪介绍,在这个季节,人体中阳气需要的是缓慢的升发。“不能太快,快的速度反而容易受凉、也容易形成虚火。比如,造成嗓子疼、口腔溃疡。所以,春季应该以保养为主,让体中的阳气缓慢的升发。”
  怎么才能做到阳气的缓慢升发?全贞雪介绍,春捂秋冻就是帮助的依据。“这个‘捂’首先可以理解为捂衣服,衣物还是要尽量的多穿些。初春的时候,虽然温度有所上升,但还是不要急于减去厚衣服,还是要遵循‘春捂’这个原则。等到气温达到稳定,再换上薄一些的衣服。”
  相反,也有不人为达到“春捂”,刻意的增加衣物。对此,全贞雪表示,春捂也不是刻意去穿很厚的衣物,还是要根据体表温度决定穿衣的标准。“以体表不感到冷为适宜。”
  适当补充睡眠和春困说不
  睁不开双眼、四肢无力、身体疲惫……每到春季,不少人都呈现出这样的状态。特别是到下午,寂静的房间中环绕着浓浓的困意。对于人们常提到的“春困”,全贞雪介绍,春困因人而异,气血充足的人,是感觉不到明显春困的。但是现在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所以在春季这个阳气升发的时候,会感到很困。
  “其实春困是一种信号,说明你需要补充一定的睡眠。睡眠过程是一种积累阳气的过程,对气血的积累有一定帮助。”全贞雪说,“建议增加午睡,但是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左右为宜。”
  此外,全贞雪补充,春季人们还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其实这样的做法,也和‘春捂’有一定的关系。‘捂’是捂住阳气,不让它快速上升,所以只有充足的睡眠,人才能达到饱满的状态。春季,还是需要人们保证睡眠时间达到七到八个小时,尽量在晚上十一点前入睡。”
  营养均衡适度增加运动
  春季容易上火,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对此,全贞雪提示,春季应少吃辛辣这些刺激性食物,还有咖啡、茶这类容易让人兴奋的食物,也要少用。“其实这也是‘春捂’的一种体现。”
  全贞雪介绍,春季除去做到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吃太凉的食物。其实,这还是体现的是‘春捂’,阳气在升发的时候,要注意收敛的升发。”
  春季容易上火,比如,会出现嗓子痒痒、嗓子疼、咳嗽这些现象。全贞雪说,这时不建议吃太多清热的药。“过度服用会抑制人的生机,用药要适度需要听从医生建议,不要擅自服用。”
  此外,关于运动,全贞雪提到跑步一年四季都很适宜。“运动的时间段以上午最佳,晚上睡觉前两个小时也可以运动,但是不建议睡觉前运动,否则会影响睡眠。而且运动量不宜过大,达到微微出汗即可。春天来了,到户外走走也不错。”
  本期嘉宾
  全贞雪
  北京电力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因留学还是创业
  产生焦虑,
  应该如何应对?
  □本报记者 闵丹
  职工问题:我大学毕业已经快两年了,期间换了三四份工作,但总觉得不开心,觉得从事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家庭条件不错,所以父母希望我出国留学,他们觉得既然工作不开心,那就好好念书,进一步深造。可是我并不想去国外,也不想再继续念书,我想自主创业,但是又怕父母不同意,也担心创业失败。所以每天都在纠结:留学还是创业?甚至开始焦虑,整夜失眠,还掉头发。我知道自己应该调整心态,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我们每个人都会出现由一些具体事件引起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用我们专业的术语来说,叫现实性焦虑,比如:面临人生重大的考试,或者即将参加重要的比赛,都是由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引起的,是以事件为中心而不以情绪为中心,那么从事件本身下手就可以缓解焦虑。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或者请咨询师帮助你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探究一下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请教创业导师,分析创业会遇到哪些困难,近期和远期应该如何规划,综合考虑后会有助于你做出选择。平时学习做一些肌肉放松训练,通过科学的方法适当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其实焦虑是人的一种本能情绪,因一定原因引起的、轻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它有助于我们心理成长以及处理应急事件能力的提高,但长期、持久的焦虑情绪则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诱发某些心理或生理疾病。因此,我们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尽量采取药物以外的心理疏导方式。遇到焦虑情绪时,大家不妨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1、增加自信心。不夸大失败的可能性,明确自己要干什么,提高自己完成和应付事件的能力。2、避免从事经常需要压抑自己、强迫内心本能抗拒的事情和工作。3、通过散步、听音乐、阅读等转移注意力,掌握一些自我疏导、自我放松的科学方法,调整睡眠,保持乐观的心态。焦虑,是因为我们活在将来,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不要被焦虑情绪吓到,要把握当下,做好挑战的准备,从容迎接未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