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2015-12-12
作者:
来源:
王伯昭:戏里戏外都坚强
□陈家忠
■电视剧《西游记》中他是人们熟悉的小白龙 ■话剧《雷雨》中他扮演了多情的周平 ■热播剧《温柔的背后》中他是路维中教授 ■生活中他是一位富有爱心的慈善人士
在中国影视界,有这么一位演员能够把人生弹奏得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那样辉煌如火,身处逆境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与多舛的命运展开一场又一场激烈的博弈,依然一如既往地踏上充满荆棘与坎坷的道路,真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44岁的年龄,对于一位影视演员来说,意味着属于他的戏路越来越少,可他却选择了二次北漂;人到中年遭受婚姻生活的重创,孤身一人借住在朋友家的阁楼里,他说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在拍摄《小鱼儿与花无缺》电视连续剧时候,遭遇“借戏打人”。他自嘲“命运好像总喜欢作弄我似的,用它的鞭子把我抽打得体无完肤……”尽管如此,他依然用自强不息的精神,苛求完美地诠释着他的星光大道,他就是被亿万观众所喜爱的“小白龙”——王伯昭。
接拍人生中
第一部电影《笔中情》
出生于1957年的王伯昭,对于南京老家总是怀有一种绿叶对根的浓浓的感恩之情。他在南京小西湖小学、南京32中、南京6中读完了他的小学、初中及高中。天生酷爱文艺的他,梦想到高等学府去学习影视表演艺术,然而由于他的父母当时被打成右派,自此右派子弟的标签,把他打入人生的另册,导致海政、二炮文工团都不愿意接收他。青年王伯昭迷惘了,在痛苦难捱之际,他嚎啕大哭,向自己的母亲哭诉道:“你为什么把我生在这个右派家庭?让我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王伯昭的母亲实在也想不出什么话去安慰自己的儿子,只是怔怔地泪流满面。
好在清江歌舞团愿意录取他,团领导对他说:“我们团不在乎你家庭成分好不好,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来上班。”恰好,当时南京出台这样一个政策,一家必须有一人去插队。王伯昭决定到清江去做自己喜欢的文艺工作,让妹妹留在南京。他的母亲面对儿子的这一决定哭道:“你要是到清江去,那南京的户口就要迁移到那个小县城了,再也回不来了。”
恢复高考后,王伯昭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82年8月,王伯昭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同年接拍人生中第一部电影《笔中情》,在这部以年轻书法家的爱情为题材的古装影片里,王伯昭饰演的书法家赵旭之的名字分别取自三位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姓名:赵孟頫、张旭、王羲之。
之后,王伯昭在老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饰演了“小白龙”人身,和六小龄童、马德华等名星共同演绎这一不朽的名著 。当《西游记》风靡全国时,所有的观众也都记下了“小白龙”扮演者俊逸、潇洒的形象。 王伯昭被亿万观众所喜爱。
从“敲门”做起
开始了在美国的打拼
20世纪的1986年,王伯昭也随着影视圈演艺人士出国热潮,从北京电影制片厂辞职来到了美国发展。为了生存,他应聘到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做起了Knock at the door (敲门)这一最底层的职位,关于这一职位的描述是这样的,他是应美国时代华纳公司要求,到社区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产品。后来,他对公司业务越来越熟练,积累了很多人脉关系,深得领导的信赖和倚重,被提拔为中文事务员,拥有了自己一间办公室,年薪涨到8万美元,在美国也拥有了一套别墅和奔驰小轿车。
王伯昭在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工作期间,他还和同从中国来到美国发展的影视演员等艺术人士成立了纽约艺术家协会,他作为发起人之一,还被大家推选为会长。谈起他发起组建纽约艺术家协会的初衷,王伯昭道:“在美国华人社区,港台艺人过去是一统天下,特别是歌坛上,港台艺人大多传播的是反映自我,充斥着迷惘、孤独等消极元素的东西,这些都不能代表中国的文化,作为从中国来美国的影视演员、艺术人士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当时的台独李登辉在华纳做反华演讲,极尽蛊惑人心,混淆视听,在国际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王伯昭在协会召开的会议上说:“李登辉在美国演讲,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企图分裂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声音必须发出来!我们协会就是要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他们还组织艺人在华人社区连演了话剧《雷雨》,他在剧中扮演周平,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演出结束后,中国驻纽约的领事馆还给协会颁发了锦旗。
在美国那段日子,王伯昭本人身居华纳公司管理阶层,而且他所领导的纽约艺术家协会组织的活动搞得风生水起,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有一次他在梦中梦到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沈希艾老师,沈老师表情凝重地告诉他:“伯昭呀,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也曾经在事业上取得过辉煌成就。唯一的希望就是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对学生们倾其所有,然而你们这些孩子不珍惜,毕业后改行的改行,出国的出国,都不再从事表演艺术了,那么,当有一天,我们这些从事表演艺术教育的人一天天年岁渐长,相继离开人世了,又岂能瞑目?你们考进上海戏剧学院,就肩负起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上戏是每个莘莘学子的肩膀上扛起来的!你们不可以做逃兵!当了逃兵就是可耻行为!”
在梦中,王伯昭被昔日的上戏老师沈希艾骂醒了,回首自己在美国多年的打拼经历,无论是从事业上,还是物质生活上,都比过去在国内要强得多。他打开窗户,迎来一缕缕璀璨的阳光,扬声长叹道:“这难道就是我的梦想吗?”自此他的归国之心日益强烈。1999年他选择了回国效力。
风雨人生中
“小白龙”重新归来
2001年的初春,对王伯昭而言,格外寒冷,尤其从温暖的南方城市回到北京,刺骨的风和他的心情一样冰冷。这一年,他和刘伊人(化名)分道扬镳,刚满5岁的孩子跟随母亲一起留在了南方的城市。他走的那天,儿子哭得特别伤心抱住他的腿哽咽着说:“爸爸,我不让你走!”王伯昭的心都要被扯碎了,然而他说:“孩子!你太小了,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爸爸为什么要走。爸爸这样选择走,是给你做个榜样,让你了解怎么去做男人,你一定要记住,男人要靠自己!”那一晚,坐在疾驰的火车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之前感情的种种创伤,头疼欲裂……
他回忆起过往婚姻及感情经历。1982年刚从上戏毕业后的王伯昭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做一名演员,同期,青年女演员殷新因为和王伯昭谈恋爱, 从北京青年艺术剧院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 。1983年两人结婚后,殷新也迈入了演艺界最高的艺术殿堂。他们婚后一年,殷新怀孕,当时王伯昭想留下孩子,但殷新的家人不同意,他们从广州赶到北京劝说殷新:“你正在事业上升期,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要孩子!”殷新很听父母的话,随即做了流产手术。当时,王伯昭心里很不舒服,但为了尊重家人决定,也只好作罢。哪知,随后每一次怀孕不是赶上殷新拍戏,就是身体不好,孩子一个个流掉了。1986年年底,王伯昭为了更好的发展去美国加州大学留学,这期间他给殷新办了陪读签证。
到了美国,王伯昭事业顺遂,1991年,他接演了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该片斩获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等10项单项奖,王伯昭在国外也名声大噪。同年,殷新怀上了第六胎,这一次双方都决定留下来,结果却是葡萄胎,殷新自此无法再孕。这件事,对夫妻感情伤害很大。王伯昭是家中单传,父母着急抱孙子。1992年,殷新主动提出离婚。王伯昭心中不舍,但传统家庭的压力,让他不得不选择放手。
1993年,王伯昭在美国遇到了刘伊人并展开了第二段感情生活。刘伊人是个女强人,事业上很成功。1995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孩子的到来,让王伯昭特别欣慰。他对刘伊人充满感激 。后来,因为生意他们回到南方一个城市,刘伊人的老家。 那个时候,王伯昭是不想放弃他的演艺生涯的,可是刘伊人却说:“家里的经济收入完全不需要你再出去演戏,你就在家里教育孩子,打理一下公司事务就可以了。”至今王伯昭想起这段往事感慨不已道:“可是我错了!一个男人不出去赚钱,失去了自己的事业,就是在家做家务,帮助打理公司事务,失去了自我”。
公司越做越大,但两人的矛盾却越来越多。2001年,他和刘伊人分道扬镳后来到了北京。自此,44岁的王伯昭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北漂。
2002年,他接拍了热播剧《金粉世家》,该剧不仅捧红了陈坤、董洁和刘亦菲,也让王伯昭得到圈内高度评价。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年龄受限,他的戏路并不宽广。2004年,王伯昭和演员张卫健、谢霆锋合作出演古装电视连续剧《小鱼儿与花无缺》,在剧中饰演江别鹤。正是这部作品,引发了在全国沸沸扬扬的“王伯昭被打事件”。当时,张卫健和谢霆锋风头正劲,不把王伯昭看在眼里。9月18日,他们工作发生矛盾,张、谢两人借戏打人,法医鉴定的伤检报告显示:“左大腿软组织挫伤青紫面积大腿外侧1.5手掌大小,左膝上方1手掌大小,左大腿内侧1手掌大小,左肾轻度挫伤,左面部软组织损伤”。这一事件,以张、谢两人向王伯昭赔礼道歉并赔偿医药费而告终。
除了身体的伤痛,满腹委屈的王伯昭,还遭到了社会舆论的恶意揣测。当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孤苦一人,内心的凄楚和愤懑无以复加。他甚至想到,退出这个圈子。这时生命低谷中走来他现在的人生伴侣——柏京玫(化名)。在1995年,王伯昭认识了柏京玫及丈夫。他们成为朋友后,平时常通电话、聚会。
柏京玫是通过报纸得知的王伯昭被打这一消息。她既震惊又心痛,在国外专程打来电话,并在电话中极力地去抚慰王伯昭身心的痛苦。当时柏京玫已经与丈夫离异了,女儿判给了柏京玫。那个时候,柏京玫一直在美国陪读,让女儿完成学业。2007年以后,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工作了,她这才有空常飞赴北京去看望母亲及姐姐。王伯昭经常和她通电话、见面 。在柏京玫看来,王伯昭虽然经历过两次失败的感情,但都事出有因。第一段感情失败,是为了事业牺牲了家庭,第二段感情,是为了爱情牺牲了事业。在第一段感情里,王伯昭为帮殷新拿到绿卡,不惜复婚再离婚,显得有情有义。而在第二段感情里,他把刘伊人写在自己名下的股票等价值不菲的有价证券及5万美元悉数交给她,显示出了一个男人的担当和坦荡。这样的男人,值得她托付终身。2008年年底两人在京低调走到一起。
在爱的支撑下
他的戏路越走越宽广
王伯昭和柏京玫在一起后,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在他的心目中,柏京玫走进他的生活中,赋予了一种很亲密的“复合体”关系,生活中多了一位朋友,事业上多了一位助手,多了一份亲情,多了一份爱情,这样的感觉既温馨,也幸福。
在不外出拍戏的时间里,王伯昭就在家里,不是研读一些剧本,就是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苦练书法。柏京玫告诉他:“你不拍戏时,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家里的洗衣做饭、打扫房间等等家务事,都不用你去管,这些活都是女人做的事儿!”王伯昭听了京玫这一番贴心贴肺的话,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如今当他过着轻松自在,随心所欲的温馨又幸福的日子时,他不由得对京玫心存感激。
前几年热播剧《温柔的背后》,收视率很高,很多观众十分喜欢王伯昭在剧中扮演的路维中教授,此外还有《命运交响曲》等等,都是在柏京玫的支持下,他才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演艺事业及书法艺术创作中去。他的很多朋友见到王伯昭都这样说:“你的演技及书法艺术创作高歌猛进,进步不小,你又有柏京玫这样贤惠又能干的人生伴侣,你掉进蜜缸了……”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要站着一个优秀的女人。王伯昭却说:如果你爱那个男人,你就要为他做出某种“牺牲”,要读懂丈夫,了解丈夫的心愿,贴心贴肺地辅佐他;你如果不爱一个男人,就不要把他拴在你的身边,做任意驱使的长工,否则的话,你们也注定不会幸福长久。同时他也告诉男人们:你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要只看她的漂亮脸蛋、她的魔鬼身材,更不能奢望她的辉煌事业,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人性是否美丽,是否善良,要看她和你在一起的生活状态以及亲密关系度。
除相爱相恋外生活琐事的考验,没有丝毫减少。王伯昭要四处拍戏,经常不在家;演艺圈,人际关系复杂;年迈的父母,需要人帮忙照顾;远方的儿子,还要父爱的关怀……种种难题面前,柏京玫用女人特有的包容和温柔,将这些问题化为乌有。
2011年春节,王伯昭在云南参与拍摄电视连续剧《国家记忆》,在剧中他扮演国民政府外交部官员水静杰,因为这部戏工作量大,没法回京过年。柏京玫怕他身体吃不消,就放弃和母亲家人团聚的时间坐飞机赶到云南,跟他一起过年。王伯昭既感动,又不无亏欠:“我没照顾好你,还让你大老远跑来,对不住啊!”柏京玫却说:“男人必须要有一份事业,你热爱演戏,就应该好好做,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柏京玫说到做到。王伯昭不在家,她就定期到南京看望他的父母。有时候,他的父母到北京,王伯昭陪不了几天就要走,柏京玫就把老人安顿下来,带他们游玩。每次王伯昭给父母打电话,父母都对柏京玫赞不绝口。她对王伯昭的儿子也关爱有加。 2012年,王伯昭的儿子去美国留学,柏京玫还时常提醒王伯昭,不要忽视了父子关系,要多联系。
在爱情的动力下,王伯昭演艺之路也越走越顺。他凭借精湛的演技,频频在荧屏亮相,在《局中局》、《虎胆雄心》、《张治中》、《东方》等电视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尤其是2014年年底热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由他扮演的“荣毅仁”不仅得到了邓家和荣家亲属的认可,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所有影视剧中最形神兼备地塑造了国家领导人荣毅仁的形象”。
看淡人生的王伯昭,并没有因为事业忽略家庭。他给自己规定,一年只拍3部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妻子,留给书法创作。 如今,王伯昭不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是中国名家书画院院士兼执行秘书长。他的书法,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作品也多被国内外人士收藏。
王伯昭富有爱心,每当各地有举办书法作品义卖活动,他都前往支持,所义卖的善款有的捐给患有大病的孩子,有的援建希望工程。
2015年7月13日,王伯昭带着柏京玫出席人民书画院的成立典礼,记者当时也在现场。当王伯昭看到著名影视演员马精武和王铁成时,便和妻子上前问候,马老师不无幽默地对柏京玫说:“你可要把你的‘赵旭之’看好了,可不能再让他跑了呀!”柏京玫快人快语回应道:“放心吧!老师,我的‘赵旭之’跑不了!”王伯昭也笑着说:“没有京玫,哪里会有现在的我,我们俩是橡树和木棉,谁也离不开谁,就这么一起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