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雅舍
2015-12-12
作者:
来源:
蛇口救青蛙
□张希合
那天,我回老家摘架豆角,我在房前正聚精会神摘着的时候,忽听青蛙在“呱、呱”地悲鸣。经验告诉我,这是蛇吞住了青蛙。放下手中的活儿,我去看个究竟。
房东是穗槐长成的篱笆,密密麻麻的,挡着东边的世界,怎么看也看不清。我扒开篱笆上的叶子细看,见一只小绿蛇儿,不到一尺长,竟吞住了一只拳头大青蛙的一条后腿。青蛙在拼命地挣扎着,小绿蛇咬住不放,每吞一口,青蛙就惨叫一声。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真是不假,这么个小东西儿居然吞住了这么大的青蛙。但恐怕最终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因蛇不但小,而且吞的也不是地方儿,若是头部还有可能,可吞的却是一条后腿,有另一条后腿卡着,怎能得逞?
我真想救救这青蛙,赶跑小绿蛇。因为青蛙善良,惹人喜爱,是“歌唱家”,又爱吃害虫,对人类有益;而小绿蛇是强盗,侵略者,让人害怕,惹人讨厌。但今天,动物世界不能以人的好恶为标准来决定取舍了,因动物界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没什么正义非正义之分,因此,我没理它们就回去继续干我的活儿了。
当我摘完豆角准备回楼房时,听青蛙还在有气无力地惨叫着,我实在受不了了,急忙又去篱笆边,跺脚高喊,想吓跑小绿蛇;可它却仍然无动于衷,我行我素,毫不受影响。我多么想钻过篱笆去躯赶“强盗”,但因我已年老体衰,这样做有困难了,只好回屋找来丈余长的竹竿,伸过篱笆缝隙,照准小绿蛇猛地一戳!真灵,它乖乖地吐了青蛙就逃跑了。
青蛙得救了,也“解放”了小绿蛇儿,我的心情也畅快了——
扫 墓
□乔健
母亲去世的第二年,我在八达岭附近的一处陵园为母亲买下一块墓地。
墓地伫立在一座半山坡上,周围长满了花草和树木,郁郁葱葱,静谧而且洁净。顺着台阶往下走,山下是一道人工开掘的水渠,溪水清凌凌的,顺势向山下流去,不时翻起片片白色的水花。陵园的人说,这叫有山有水有靠山,风雨一来花满楼。我不懂风水之学,但却听过“前有照,后有靠”的说法。再经此一说,便觉得这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了。
母亲安葬的那天,风和日丽,蓝天裹着白云,是北京难得的好天气,但我的心却像夏日雨前的天空一样阴沉沉的。母亲“走了”一年了,这一年里,我几乎每一天都会想起她老人家,想起她在世时的一件件往事。这些往事虽然没有时序,驳杂而且凌乱,但件件都清晰可辨,十分逼真,仿佛就像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我甚至几次突发奇想,觉得母亲会从冥府中突然走回现实,走到我的面前来……可是,直到墓葬师将母亲的骨灰放入墓穴的那一刻,我才于冥冥之中,切切实实地感觉到,母亲从此真的与我们阴阳两隔永不相见了……
失去母亲的痛苦,是非经历者难以体会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似乎浑然不觉,总以为母亲会永远守着我们,不管她是唠叨,是叮嘱,还是小骂两句,我都习以为常,且报以一哂,全把它当作一种母子亲近的内容。虽然也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又总觉得那是十分遥远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母亲忽然病倒了,直到后来我看见了医生在诊断书上留下的那几行锥心的文字,我才突然觉出这世界留给我们母子永诀的那一天已经很近了。
安葬了母亲之后,我每年都会择日到墓地去看望母亲。像母亲在世时一样,每一次我都会“报喜不报忧”地把家里新近发生的大事小情跟母亲念叨念叨:谁谁结婚了,谁谁换了工作了,谁谁买了新车……仿佛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才宁静。人有的时候也真是怪,世俗的纷争,不过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常常郁结心中,终日不快,而当你站在墓前的那一刻,倏然便会领悟到,原来那些所谓涨薪,升职,受冷,遭弃,乃至所有叫你快与不快的事情其实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今年春上,远在澳洲的女儿回来探亲,到家的第二天一早就问我:“哪天去看看奶奶?”
女儿从小是她奶奶带大的,跟奶奶感情最深,大前年,奶奶重病之时她还在澳洲读研,我没敢告诉她,一是觉得路程太远,二也是怕影响她的学业,但这孩子敏感,隐隐地就觉出家里出了事,非要回来不可,久劝无效,最后愣是买张机票飞回了北京,和奶奶见了最后的一面。这次回来,没等我开口,她就提出要去看奶奶,这也足见她对奶奶的一往情深。
说实话,这些年女儿生活在海外,我一直担心她在“西风东进,洋节流行”的大环境下忘却了我们自己的文化。而现在,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因为女儿终于没有忘记“还归东海扫墓地”。
清明后的第一个双休日,我们起了个大早,从南城匆匆赶到德胜门,去乘城楼下面发往墓地的班车。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和我们一样去扫墓的人已经装满了整整一辆大轿车。
望着这一整车的人,我忽然有了一种敬重的感觉,古人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如此,我们的社会岂不会变得更加美好?
小重山·题夕阳美
□崔惠斌
一
耄耋终归破晓晨。有缘书画笔,感师恩。丹青翰墨任销魂。真情里,把手旧留痕。
转眼又逢春。满园芳草绿,喜盈门。桑榆不老与谁亲?心已至,诗语化精神。
二
泼墨挥毫信纵横。百花园里梦,聚群英。春秋不忘状歌行。丹青里,五彩绘人生。
皓首写功名。自知身已老,有期程。把将才笔正勤耕。桑榆美,得乐更峥嵘。
劳动者剪影(二首)
□阿勇
创客
一群自由、自信的风
吹开大地上勤奋的花朵
头脑像胀裂的石榴
时时迸发饱满的“点子”
一粒金种子,一片金秋
生产工具是互联网加自己
不耗费钢铁、木材、水泥
用智慧统帅下的双手
把创意变成图纸和产品
赶在时间前,实现新的价值
喜欢去未知的森林采撷发现
痴迷在浩瀚的天宇寻觅可能
开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态
实践的脚步,不竭的活力
与每个有信仰的人分享快乐
劳动是可以“玩”的
世界可以因“玩”而改变
让我这个传统里徘徊的人
特想跃出来,一起去“HAIR”
一起创造崭新的未来
流动的家
——记一位劳模“的姐”
没有跟朋友倾吐的苦闷
不能和家人诉说的焦虑
却都跟她讲了——
她把我的人安全送达
还把我的心摆渡到平静的彼岸
我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距离
但没想到可以拉得这么近
让我自愿交出昨天的阴影
她使我相信,生活里的芥蒂
可以用真诚的笑容融化
三尺轿厢,草原般辽阔
让温暖的目光驰骋、飞翔
仿佛滚滚红尘中的一颗星
引领我走上正确的道路
在深夜找到熟悉的灯光
无论骄阳似火,雨雪交加
打开车门,都是一缕春风
春风,来自春天的腹地
坐在这世界上最小的家里
一位陌生的亲人
教我领悟了大爱无疆
懂得了如何为好人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