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悦动

2015-11-28 作者: 来源:

  中超的大门
  不能对港台球员关闭
  □本报记者 段西元
  中国队在香港被逼平后,有人动议“限制港台球员”,把他们视作“亚洲外援”。如果中国足协真的这么规定,那未免显得有些心胸过于狭窄,这么规定也不合乎法律和规则。
  在提倡“一体化”的今天,莫说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欧洲只要持有欧盟护照,就可以在欧盟国家“自由行”。博斯曼法案通过后,持有欧盟护照的球员,在欧盟国家的联赛都不被视作“外援”。在欧洲联赛限制外援的时代,也有类似的例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英格兰球队在俱乐部层面称霸欧洲足坛,彼时英格兰球队中来自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甚至爱尔兰的球员都不被看做“外援”。当时按照欧洲三大杯的规定,一支球队中只要不是来自本国或本地区足协的球员都算作外援,外援首发人数不得超过3人,可这并不影响当时英伦三岛五个足总之间球员的流动。老球迷都能说出很多当年英格兰联赛中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球星的名字,比如贝斯特、拉什、达格利什、索内斯。虽然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在世界杯、欧洲杯这样大赛的成绩远不如英格兰,但是英格兰联赛还是为这些地区足球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威尔士、北爱尔兰奇迹般杀入欧洲杯决赛圈,英超联赛对这两支球队的支持是最根本的动力。
  香港球员也好,台湾球员也罢,他们并不是阻碍国足前进的绊脚石,无论在中超还是中甲,港台球员都只是“角色球员”,中超和中甲找不到当年英格兰联赛中的“拉什”或“吉格斯”,以港台球员现在的水平,不会有球队会“傻”到大量引进,这样只会促使他们在保级圈徘徊。对于港台球员在内地联赛所取得的进步,我们更多还是应该抱以宽容和欣慰的姿态。像中甲北控队的陈浩玮,这小孩刚来的时候感觉球踢得很生涩,只是速度比较快动作比较灵活。但是经过中甲联赛的锤炼后,今年的陈浩玮脱胎换骨,他变得更加强壮,比赛中也善于跟队友配合了,大局观有了提高。今年北控对贵州智诚的比赛,陈浩玮上演了帽子戏法。在中华台北代表队,陈浩玮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核心球员。中超和中甲是国家队国脚的摇篮,如果能为中国香港和中华台北这样有资格参加国际比赛的“地方队”输送人才,也是一种荣耀。有人可能会对蓝基马这样的归化球员加盟中超或中甲存有异议,可蓝基马身份合法,凭什么把联赛的大门对他关上呢?如果以此为标准,德国队又有几个真正的德国人呢?法国队里又有几个真正的法国人呢?
  退一万步说,对于中国球员成长最大的障碍还是真正的外援。比如现在足协规定每支中超球队可以有5名外籍球员(4个外援+1个亚洲外援),其实亚冠的规定是“3+1”(3个外援+1个亚洲外援),中超比亚冠多了一个外援名额。虽然中超首发还是“3+1”,但替补席上的那个外援还是会挤占中国球员的出场空间,他们每每会都占据一个替补上场的名额。如果说中国足协和中超联盟要出台规则保护本土球员的话,第一刀应该砍向的是中超球队的第五外援。
 
  古装剧怎么能着调
  □本报记者 盛丽 王路曼
  11月30日,又一部令人期待的古装剧——《芈月传》将要亮相荧屏,该剧汇聚孙俪、刘涛、马苏、方中信等众多明星。究竟这部古装剧会有怎样的成绩单,观众拭目以待。剧情雷人、特效拙劣、穿帮不断……近几年,观众对于不少古装剧骂声一片,但是也有不少制作精良的剧集问世。怎么才能让古装剧更着调?记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
  不靠谱——
  粗制滥造剧情雷人
  古装剧浑身是槽点。打开电视,正在热播的古装剧有很多,面对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古装剧里的“不靠谱”自然成了大家的吐槽的槽点。
  “我觉得剧情不靠谱虽然有卖点,但实在太雷人。”采访中,80后的林晓萌说,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再混合着宫斗、爱情等元素,大跌眼镜。
  “除了剧情不靠谱,特效实在让人不忍直视。”林晓萌说,“实在被剧中拙劣的特效技术雷得大跌眼镜。”
  但如果说技术不过硬属于客观因素的话,不穿帮绝对算得上“业界良心”。但采访中,还是有很多人感慨,随着各种古装电视剧的热播,网络上欢乐的“找茬儿”游戏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清朝大街上固定群众演员很抢眼”、“某位娘娘一转身,背后惊现空调外挂机”、“大侠们的刀光剑影中,赫然杵着一根电线杆”……各种穿帮镜头,为大家观看电视剧之余,增加无数笑点。
  靠谱——
  制作精良口碑高
  比起穿越、穿帮等制作粗糙的古装烂剧,近几年,一些制作精良的古装剧不仅赚足收视率,而且获得观众的好口碑。2011年播出的宫廷大戏《甄嬛传》,可谓是其中的精品。
  数据显示,2012年5月2日,《甄嬛传》在东方卫视上演大结局,上海本地收视率破10%,全国最高达到2.5%,这一数字也再次刷新了该剧播出以来东方卫视电视剧在本地和全国的收视最高值。而独家买断该剧网络播出版权的乐视网,大结局的点击流量则打破了网络视频行业单部电视剧最快破10亿次的纪录。
  2011年获得首届乐视影视盛典 《甄嬛传》获得“年度最受期待古装剧奖”、2012年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郑晓龙获最佳导演奖、2012年第1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孙俪提名最佳女演员……这一连串的奖项背后,并非偶然。深入剖析,这部古装剧,不论在故事内容、演员阵容、服装设计、场景布置等,都处处体现创作者的用心。
  先说故事,《甄嬛传》改编自流潋紫所著的同名小说,并由流潋紫编剧。据了解,原著作者流潋紫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搜集资料,查阅《宫女谈往录》等。
  古装剧,宫廷礼仪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这点,《甄嬛传》也做足功课。剧中演员之一张晓龙,是中央戏剧学院的礼仪指导老师。除去完成拍摄,还负责全剧礼仪和乐舞编排方面的细节。
  如果说《甄嬛传》的成功算是古装剧重新迎来高收视的开端,那么近期热播的《琅琊榜》无疑接过了高口碑的接力棒。
  为什么一部古装剧能引起众多观众的热议?调查中,不少市民也给出答案。“这部剧的故事很考究,每集节奏都很紧凑,不能落下一分钟,虽然很烧脑但又很想看下去。《琅琊榜》中几乎没有烂俗的爱情桥段,但家国大义的题材更耐看。”市民陈正阳评价道。
  和《甄嬛传》相似,电视剧《琅琊榜》原著作者海宴亲自执笔改编剧本,也成为这部电视剧考究的一大原因。据了解,该剧从2012年10月中开始,到2013年4月完成全部初稿。
  “演员功底深厚,即便是群众演员也表现的很到位。”调查中,不少观众提到演员的表演也是一部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元素。“林殊和霓凰郡主再次相遇时,虽然没有两个人的对话,但是音乐响起。其中歌词道出霓凰郡主的心声。”刘霞说。
  期待:
  多些正剧 少些神剧
  “其实,古装剧的热播伴随着人们对待历史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历史可不重现,但电视剧可以充满想象力。”32岁的刘莉姚算得上是一名追剧达人。
  当然,电视剧市场面临着观众越来越挑剔的眼神,已经毋庸置疑。什么样的剧才能更受欢迎,观众也各有态度,“但我个人觉得,尊重历史,制作考究应该算得上一条标准吧。”刘莉姚严肃地说,“不可否认,很多人是通过荧屏来了解和填充历史知识的,电视剧也有责任传播和发扬中华文化,我个人还是期待更多正史题材的电视剧。”
  对于古装剧中的众多不靠谱,刘莉姚更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只要好看,就一定会有收视率。”刘莉姚说,众口难调的中国观众看剧的出发点各有不同,有的人注重颜值、有的人看中剧情结构、有的人关注细节……所以,大家对“好看”的定义也都有所不同。
 
  ■记者手记
  古装戏也需慢工出细活
  提到古装剧,近几年,大多数人都会贴上这样一个标签——烂剧、雷剧。曾几何时,古装剧也有辉煌的时刻。比如,1987年播出的《红楼梦》至今已重播千余次,但每次播出都能将观众留在电视机旁,这部电视剧也堪称中国电视史上不可逾越的经典。
  一部古装戏怎么能获得成功、取得好口碑?其实答案不难找到。没有捷径可以寻找,需要的只是创作者的用心和踏实做事的理念。就好比,1987版红楼梦,许多红学家都参与到创作中。
  当太多的人感叹快节奏的生活节奏,让文化作品沦为快餐,以至于越来越多的烂剧霸占荧屏。是该反思,或者说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尝试着放慢脚步,给作品的打磨留些时间和空间。
  人常说:好饭不怕晚。这句话绝不仅仅是句安慰的话语,也可以作为古装剧制作的一种理念。慢不意味着拖沓或者会失去更多的机会,相反,古装戏的制作也需要慢工出细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