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雅舍

悼念凤祥老师
11月13日上午9点32分,文友赵国培给我发微信:《北京晚报》原副总编辑李凤祥老师因病今天上午八时三十分于佑安医院不幸逝世……
闻此噩耗我立即拨通了国培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国培哽咽着对我说,前几天还给凤祥老师打过电话,怎么这么快就……
和凤祥老师相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凤祥老师已经是《北京晚报》的副总编辑了。有一次,平谷区政协邀请部分本市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到平谷采风,凤祥老师率队前往。一路上,凤祥老师话不多,很平和,倘是外人,很难看出一车人里数他“官衔”最大。晚上吃饭时,主人敬酒,整个程序也不像以往人们熟悉的那样——先敬领导,再依次往下敬,而是“逮着谁敬谁,敬到谁再介绍谁”,这种敬法,要是换了有些人,一定会变颜作色,显出不高兴的样子的。但凤祥老师没有,依旧平和地面带微笑和主人热情地碰杯然后把酒干掉。
那天晚饭后,主人安排了台球、乒乓球、保龄球以及游泳等活动项目。有人问凤祥老师游不游泳,凤祥老师从书包里拿出几张报纸大样来,说晚上抽空得把大样看完了。这时我才知道,他其实是很忙的。
九八年或者九九年,北京老山发现了一座汉墓,北京的媒体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争相进行报道。为了让读者了解一些汉墓知识,且为以后的开掘报道做好铺垫,报社派我和另一名记者去河北满城,准备写一篇当年发掘满城汉墓的纪实。那天晚上,我们从六里桥乘大巴先到保定,然后从保定打车再到满城,满城县委宣传部的几个人饭都没吃,一直就那么等着我们。夜里12点,等我们到了,他们才和我们一起吃了晚饭。饭桌上,他们提到了凤祥老师,说凤祥老师是他们满城人,说满城很多人都知道凤祥老师,等等。言语中带着钦佩和自豪。后来,见到凤祥老师时,我曾提到过这件事,他听了淡淡地一笑,说,是,我老家在满城……那次,除了满城汉墓,他好像还提到了满城的乡下和农民们种的草莓,话语中浸透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凤祥老师退休之后,去了中国晚报协会,虽仍担任着领导职务,但比起以前还是有了些闲暇。也是凑巧,那时正赶上我接任报纸的文学副刊,急需一些文学性较强,又接地气的稿件,我把这一想法和凤祥老师说了,没想到,没过几天凤祥老师就寄来了他亲自撰写的稿件。之后,每过一段时间,他都要写一篇寄来。我在他的文字里,常能读出他对家乡的思念。有一篇我记得特别清楚,题目叫《蛤蟆墨》,说的是他小时候,家乡的孩子常得猩红热,也就是俗称的痄腮。那时候农村穷,看不起病,患儿十分痛苦。偏巧,他们村里有个教书先生,能治这病。先生每年夏天捉几只癞蛤蟆回来,然后把一块长方形的墨块塞进蛤蟆的嘴里,再把蛤蟆吊起来,直到风干再把墨取出来。村里孩子谁得了痄腮了,先生就把墨磨了,涂在患儿的两个腮上……这篇作品见报后,我接到了很多读者电话,说这篇作品不但告诉了人们一个几近忘却的中医偏方,其行文也朴实,充满了绵绵的爱意。
凤祥老师为人十分谦和,前年,我在一次活动中遇见了他,寒暄后,他突然对我说:我的稿子给你添麻烦了。我一时无语,不知说什么好。以凤祥老师在新闻界和文学界的地位,他根本不必这么说,然而他说了,这与我早已司空见惯的许多文理不通却又自以为是的人形成了天壤之别。
凤祥老师,一路走好。
□乔健
念奴娇·梦回铸工
蓝光紫气,映炉前铁水,百丈金瀑。银霭红云花万朵,热浪汗飞彩雾。加料钟鸣,天车臂舞,势擒千吨虎。壮心炽烈,人人侠骨钢铸!
遥思岁月情怀,长夜难眠,谁写英雄赋?多少厂房随梦远,已换新楼林矗。世转炎凉,故人何在?无悔青春路。而今回首,最忆当年那幕。
□王世尧
蓝 刺 头
一说到刺头有谁喜欢呢?谁敢喜欢呢?你根本不知道它那锋利的刺什么时候刺向它的怨,刺向它的恨,刺向一切对于它的侵犯。
蓝刺头浑身都是刺,叶片上,茎杆上,布满了锋芒。玫瑰好看,也是浑身带刺,用刺与人们保持距离,不让人随意的接近,只可以闻到花香,不可以随意地侵犯到它的毫毛。蓝刺头,春天萌芽,一路生长,进入八月份,开始先是绿色的刺球状,而后逐渐长大变蓝,越变越美,好像女大十八变似的,美不胜收。那一头的小蓝刺,小有波浪,像个小洋人。刺头没有香味,它的美也根本用不着香味来撑腰。它认为那些不必要的香味会冲淡人们的思维,迷乱人们看清事物的本质。刺头就是这样的直率、坦荡,把刺长在外面,没有遮挡,不像一些心怀鬼胎的人,把自己遮掩得严实,一贪污起来,成吨的钞票,成公斤的黄金。
刺头就用它的好颜色示人,淡蓝淡蓝的看着就清淡可口,不肥不腻,适合养眼养生。再者,刺头也实在不屑浓妆艳抹着呛人,淡然得不染尘埃才是它的执著追求。蓝刺头看似厉害,也有温顺贤惠的时候,等到它的花丝吐露出来,却是无比的动人,既像京剧花旦的淡蓝色水袖般飘逸,又像美女的那一泓雀舌拨动人的心弦,直引得那些蜜蜂往来频繁,在那样的锋尖上跳动忙碌个不停。不管蓝刺头外表如何厉害,可在那山沟里也没见着它哪一次有过头破血流、磕碰骨折什么的,什么时候看见它,它都是那样带着刺完好无损地微笑着。就是蜜蜂那样飞上飞下地折腾,也没听见蜜蜂疼痛地叫唤一声啊,而却只听到了蜜蜂哼哼唧唧愉快的嗡嗡声。可见,蓝刺头再有刺,只要你不侵犯它,它的刺绝对不会伤人,而且还能做朋友。和平友好的相处之道既是外交准则,也是蓝刺头与花儿们交往的小秘密。
蓝刺头又名兰星球,是粗壮草本。它还可以制作成干花,先将一部分叶子去掉,倒吊在通风处,一个星期就可以了。准备试试,如果成功,就可以让蓝刺头刺头刺脑地陪着我过冬了。
□韩瑞莲
雪趣二首
初 雪
从云朵里抽出的雨
如丝如线 织成了网
把一个人罩住
把一棵树罩住
把一座楼房罩住
把一座城市罩住
谁也无法逃脱
有如一种无奈
夏季里把心情罩住
而此刻的雪呢
这刚刚从太空撕下的
一片片雪花呢
它 在舞
舞 需要有风
哪怕是轻微的风
这样 雪才舞得潇洒
舞得有姿有趣
现在没有风
这雪就偷懒了
不再舞 谁知
却趁机把热烈的吻
挚情地送给了久别的大地
好一场雪
盼望一场雪 轻柔 莹洁
如同枝头绽放的梅花
千朵 万朵
冷寂而热烈
等待一场雪
无忧无虑地抛洒
如嫦娥的泪 似蹁跹的蝶
又像远方寄来的快递
暖暖的心
被紧紧包裹
穿越一场雪
惊诧铺天盖地的飘落
小小颗粒
主宰了所有颜色
□张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