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悦动

2015-11-07 作者: 来源:

  辽宁、大连的影子
  □本报记者 段西元
  上周记者到工体看国安对恒大的中超末轮比赛,发现恒大的支持者中,有不少都不是广州人。恒大近年来称霸中超,在亚冠赛场也屡屡有出色表现,这支球队正在演变为一支“全国性球队”。当年恒大自己宣称的“中国恒大队”,慢慢开始变为现实。
  如果恒大队只是“窝里横”,绝对不会得到那么多拥趸,3年2进亚冠,是他们得到中国球迷热爱的根本原因。过去一谈到国际比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国家队,随着俱乐部赛事越来越多,“为国争光”的重任也落在中超球队身上。俱乐部层面的“为国争光”以前也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当年北京国安的“工体不败”,至今不少球迷还津津乐道于国安当年在工体挑落AC米兰、阿森纳、弗拉门戈和博卡青年的情景。在中国球迷眼里,谁能跟外国球队踢出好成绩,那谁就是“真心英雄”。
  其实,在亚冠的前身亚俱杯的比赛中,中国球队也曾取得过辉煌的成绩。1990年,辽宁队曾经赢得过亚俱杯的冠军,那是中国成年组球队第一次站在亚洲最高的领奖台上。1990年亚俱杯辽宁队的对手是尼桑队,当时日本足球还未实现职业化,球队都是以企业队的形式存在,彼时的尼桑队就是现在的横滨队。当时亚俱杯的决赛赛制跟今天的亚冠一样都是主客场制,客场比赛辽宁队凭借傅博和黄崇的进球2∶1战胜对手取得先机。回到沈阳五里河球场,辽宁队凭借徐晖的进球1∶1逼平尼桑,以两回合3∶2的总比分夺冠。专业体制时代的辽宁队是连年的全国冠军队,队中连不少替补都是国脚,跟现在的恒大还真有几分相似。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后,扛起亚洲“外战”大旗的是大连万达,同当年的辽宁队和现在的恒大队一样,万达也是“准国家队”,大连队曾经两度打进亚俱杯决赛,但可惜的是均获得亚军。现在的恒大队,是对过去辽宁队、大连队的一种传承,中国足球需要这样的旗手,需要这样的球队在亚洲为我们争夺最高荣誉。
 
  拍戏喜获事业、家庭双丰收
  《巨浪》见证印小天爱情
  □本报记者 高铭
  今年,印小天双喜临门,家庭上先是迎娶了圈外新娘哈琳娜;事业上,他与张博、韩雪共同主演的红色青春献礼大戏《巨浪》正在北京卫视热播。剧中,印小天“重返20岁”,出演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宋玉泉,为国家前程振臂高呼,更扛枪奔赴战场,演绎出上世纪30、40年代一群胸怀天下的年轻人的理想与抱负。近日,记者采访了印小天,畅聊了《巨浪》的背后故事,也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位“二大叔”的憨厚、直爽。
  少年强则中国强
  在北京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巨浪》中,印小天再度“重返20岁”,出演血气方刚、斗志昂扬的青年学生领袖宋玉泉。宋玉泉是剧中的“高能学霸”,身为学联骨干,学生运动的领头人,他成绩优秀、能力超群、做事理智、胸怀报国理想。为报效国家,宋玉泉从学生领袖投身二十九军学生团,扛起刀枪奔赴战场。他与摄影队的吴鸿运、高海薇等人组成晋察冀摄影小队,成立战地杂志社,以镜头为枪,文字为炮,传递前线真实战况,鼓舞民族精神,用独特的方式参与到抗战的洪流之中。在印小天看来,宋玉泉是那个年代有志青年的典型代表。他介绍道:“《巨浪》这个片名其实来源于《毕业歌》里面的一句歌词:‘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国家的兴亡。’这部戏展现的是当年北平乃至全国的大学生,在国家危亡时刻,不再沉默,走上街头游行,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改变国家命运的故事。”在印小天看来,这部戏把当年北平青年的热血、激昂和报国热情都呈现了出来,《巨浪》正是“少年强则中国强”最合适的注脚。
  自称呆萌晚熟的“二大叔”
  印小天16岁考入中戏,是中戏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他与陶虹、段奕宏同班,是全班人的小弟弟。印小天评价那时的自己“特别呆萌,像蜡笔小新一样。”“我特别晚熟,看起来也不太合群,好多事情都不懂,比较傻乎乎的。”时至今日,生活中的印小天还自称是“二大叔”,“我快乐的时候就会比较二,有的时候会搞怪或者萌萌的,所以就给自己取了这么个名字。”
  今年9月,印小天与圈外妻子哈琳娜在内蒙古和北京分别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并在现场宣布明年即将升级当爹,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印小天说两人的相亲源于一次他帮一个妹妹介绍男朋友,开玩笑地要求对方也给自己介绍一个女朋友,而妹妹给介绍的正是哈琳娜。“这算是最传统的相亲了吧”。印小天坦言。但是一开始,作为印小天“死忠粉”的哈琳娜,也曾经因担心两人之间距离太大而犹豫不决,但印小天的随和、善良与开朗也让她慢慢有了跟印小天共度一生的信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巨浪》这部戏可谓是两人感情的“见证者”。印小天解释说,“拍《巨浪》的时候,有一次我和组里朋友吃饭,喝了点儿酒。借着酒劲儿上来,我抓起电话就和她说了一大堆,反正什么‘正式交往’之类的,等我回北京的时候,她已经将我说过的话用一张A4纸工工整整地写了下来”。从此,结下了“立此为据,永不更改”的契约。
  哈琳娜是学医出身,虽然两人职业差异较大,并且还有着10岁的年龄差,印小天坦言在生活中他却是那个“被照顾者”。结婚以后,印小天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也更体会到了成家后的责任,自称正在往“顾家好男人”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他表示:“以前的自己特别任性,经常会随性而为,但是随着家庭的组建和宝宝的降生,今后自己在家庭方面肯定会考虑得越来越多,也会努力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明年1月宝宝即将出生,印小天计划在12月份停止手头工作,与妻子一起迎接宝宝的来临。短短一年间,从单身青年到为人夫,再到为人父。面对角色的迅速转变,印小天称自己还没有感受到压力,反之只有满满的幸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终于在37岁的时候有了一个圆满的家庭,并且能让爸妈抱上孙子,真的是挺幸福的一件事儿。虽然孩子出生后可能会有新的压力和挑战,但是压力就是动力,这都不是事儿,我还想生俩呢”。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