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雅舍
2015-08-22
作者:
来源:
透过卢沟桥上的硝烟
□马克
每当来到卢沟桥
耳畔总会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枪声
石狮,铁桥,纪念馆,古城
一幅烽火连天的历史画卷
让我一次次走进昨天那场战争
这是一座多么祥和的古城啊
仿佛就在昨天
永定河水在月光下轻轻浅唱
青色的城墙砖下
传来阵阵蟋蟀的歌声
摇篮曲伴着婴儿幸福地走进梦乡
街头,大槐树下聊天的百姓
憧憬着这个秋天庄稼的收成
是的,就在昨天
这是一个闷热的夜晚
呼啸的炮弹撕开宛平城上的青砖
弹片击碎了中国百姓的和平
面对挑衅
英勇的29军守城士兵
终于打响了
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
枪声
铅弹撞击在卢沟铁桥上
迸溅起一簇簇金色的火星
罪恶的炮弹在天空肆意徜徉
硝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着血腥
透过卢沟桥上的硝烟
我看见吉星文手起刀落
伴着鬼子兵惨烈的叫声
刀柄上一束漂亮的红缨在风中舞动
还有,他身边的弟兄
抹去脸上流淌的鲜血
迎着敌人炮火
前赴后继的身影
此刻,我听见四万万中国人被迫发出那
最后的吼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透过卢沟桥上的硝烟
我看见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一支支不屈的队伍
为民族存亡冲锋陷阵
我看见华北大平原上
青纱帐里神出鬼没的武工队
在与鬼子周旋
我看见如钉子般揳在关东军心脏
隐藏在林海雪原深处
一座又一座
抗联战士的秘营
我看见左权将军在太行山上
运筹帷幄
我看见戴安澜将军和他的队伍
在热带密林艰难地
跋涉,穿行
我看见台儿庄战役藤县之战
倒在街头的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川军弟兄
我看见板垣征四郎望着一支劲旅远去
在平型关留下一声声叹息
还有,杭州笕桥机场上空
穿梭在敌机群中的高志航的战鹰
当然,透过卢沟桥的硝烟
我看见今天卢沟桥上
数不清的狮子依然还在
仰天长啸
我知道它们在齐声呼唤
和平,和平
——和平
母亲,别等我
——献给京郊密云县抗日英雄母亲邓玉芬
□梁红岩
母亲,别等我
看到您花白的头发在秋风中飞扬
我会心疼
您总是采一束野花
用来纪念我
年轻的生命
以一名母亲深深的自责
母亲,别等我
看到您那翘首以盼的目光穿透时空
我会心疼
想起您给我做的
热乎乎的榆钱窝头
甘甜的滋味
是母爱不变的温暖
母亲,别等我
看到您写给我的信焚化为翩翩起舞的蝴蝶
我会心疼
您等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却没有等到我回家的身影
您是英雄的母亲啊
而我,是您永远的儿子
老 萧
□郑俊华
临近退休,不少人就问他,退休后打算干点什么呀?
他说,正想呢!
是的,他在想,而且已想了很久!最后他决定,学理发。自然,四个儿女无一同意。您不是有退休金吗?您不是有我们吗?再说,一时也学不会呀!
他说:我只学寸头和光头。
三个月头上,他出师了!他婉拒了儿子送的小店面,揣上一推一刀一块披肩布,早早的出了门。
他来到了镇敬老院,做起了以理发为主的义工!儿女们听说后就想笑:瞧瞧咱老爸,敢情是有雷锋情结呀!遂提出要轮流帮老爸收拾屋子,做家务。
长女萧宏值了第一班。在换洗床单时,不小心碰掉了老爸的枕边书,忙去拣拾。竟有一页粉红色的折纸落地,展开一看,是老妈的字迹:
老萧:咱四个儿女,都自食其力各安其身,我不挂记。如果你一定要帮我完成个心愿,就替我照顾下老齐吧!你知道的,我没给他留下儿女。而这个倔人,竟也一直未再娶,我对不住他呀!现在,他住在敬老院。你我多年夫妻,相濡以沫,我知道,你可以……
萧宏愣怔了片刻,随后逐一拨通了弟妹们的电话……
家乡的小路
□王克臣
家乡的小路,很长,很长。雨天,泥泞难行;晴天,尘土飞扬。千秋百代的脚印,重重叠叠地刻印在这绵绵长长的小路上。田家少闲月,急急匆匆,忙忙活活。天不亮荷锄下地,月升天赶路搭车。在那深深浅浅的脚印中,蕴藉着一代代黎民百姓的艰辛与幸福,苦斗与欢乐。
家乡的小路,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不必说路旁的白杨垂柳,长高了,长大了。也不必说果林中,花团锦簇,硕果飘香;鱼塘里,碧波漪澜,水光潋滟。单是在柳荫下的小河旁,便有情侣的徜徉与年轻人的浅吟低唱。在绿草茵茵中,一缕缕微风送来轻柔的小曲,一朵朵小花散发着淡淡的馨香。红衣少女轻盈活泼的背影,不紧不慢地追逐着她的羊儿。忽然,一曲旋律掠过我的耳畔:“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生活啊,你就是一首撩拨乡愁的情诗。
生活啊,你就是一曲赞美生命的乐章。
家乡的小路,留下了祖祖辈辈不愿做奴隶的壮丽诗篇,也留下了一代又一代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磅礴悲歌!是的,你肩负起如此重担,挺过来了,挺过了这么久远的年代!
有一支歌这样唱道:“我们向着太阳说,生活总得改变!”生活正在改变,然而,却也不该忘记的是,历史的重负与艰辛,往昔的恨与爱、泪与笑、隐痛与赞美、苦涩与甘甜。
回首往事,是痛楚的。
回首往事,是幸福的。
家乡的小路,你在拓展,延伸,通向希望与梦想。
我该为家乡的小路,唱一支赞歌。
是啊,在我的心潮中,正涌动一片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