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2015-07-11
作者:
来源:
极端活法
□张光
什么事情要做到“极端”二字,就不是常人能做的事。什么感情要是也挂上了“极端”二字,也不是常人能享受得着的感情。看了媒体上那篇“走出来的生命和感情”一文后,才发现“极端”可以自找,可以被逼,也可以碰巧。比如那位舍去妻女非要徒步走遍中国的男人李春华。比如那位病入膏肓,走出家门想找个地方自杀的女人陈月琴。比如这一男一女恰巧碰在一起,重新走出来的新的生命和爱情。就像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的那样:希望是恋人的手杖,带着它前行,可以对抗自觉绝望的思想。
因此,李春华的希望就被移植到了陈月琴手中的“杖”上,结果是陈月琴的病被“走”轻了,两个人的恋情也“走”出来了。一个不要家的人和一个不要命的人共同演绎了一次称得上够极端的生死恋情。
对这两位的举动,我们学不来也做不到,只能远远地去欣赏。欣赏他们之间如剧本般地故事经历,同时从中抽出爱的本质——极端活法。
虽然东方人不习惯追求极端,但事事过于中庸又显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麻木和浮躁。对比之下,我们从李春华和陈月琴的身上领略到了目的、力量、信念这些词汇的纯度。领略到了什么样的爱能够与生活同步,领略到了传奇的神秘和浪漫。目前,两位伴侣已经走了近半个中国,还有十六个省等着他们印上足迹。他们想走进北京,接着还想走完港、澳、台……
此时再听那首蛮气十足的歌:“走走走啊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已然觉不出味道了。“走”这个字只有真正去走的人才能体味它的内涵。因为有这么两位以走为生,以走为情的人,用最简单的肢体语言和最简单又最坚定的信念,将生活和情感推向了极端。
母亲与狗
□崔立
自绘鼠标画 张光
孙阿姨的老伴走得早,一个人拉扯着女儿长大。女儿自上班后,因为公司离家远,也很少回来了。而且,女儿每次来,都很匆忙,甚至于,和孙阿姨都讲不上几句话。很多时候,孙阿姨都觉得好孤单。
有一天,女儿回家,带回了一条人高马大的黑狗,打一进门起,就朝着孙阿姨一个劲地狂叫,吓得孙阿姨脸都白了。孙阿姨颤抖着声音,说,你,你带这么条狗回来干什么?女儿说,你别害怕呀,这狗啊,它叫大黑,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结婚了,婆婆家不让养狗,就把狗送给我了。孙阿姨皱着眉,说,你还是把这狗送别人家去吧。女儿就腻味着缠上了孙阿姨,说,妈,你看,你一个人也孤单不是,有大黑陪着你保护你,多好啊。女儿还说,妈,有这大黑在,我一有空,就回来看你。听到了女儿后面的这句话。孙阿姨说:“那,行吧。”
事后,女儿回来的次数,果然是多了。以前十天半个月回来一次,现在三天两头就回来了。
乐得孙阿姨心里都像开了花,而那大黑,与孙阿姨熟了,也不再胡乱叫唤了,很听孙阿姨的话。孙阿姨看那大黑,也越看越喜欢了。
有个上午,和往常一样,孙阿姨带着大黑在小区楼下散步。眼看家就在眼前了。孙阿姨牵着大黑,刚准备上楼。大黑上蹿的速度很快,孙阿姨就被狠狠拽倒在地,整个人躺在地上,半天都动弹不了。
幸好邻居张阿姨路过,赶紧打了120。在救护车上,孙阿姨好不容易支撑起身子,赶紧给女儿打了个电话。女儿接到电话说:“妈,我知道了。”
两个小时后,女儿来了,孙阿姨的检查早就结束了。查下来,是腰部软组织挫伤。
在病房,女儿说,妈,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孙阿姨说,是这样。大黑看到了前面的大黑狗,忽然就往前冲,我被硬拽了一下,就生生地被拉倒了。大黑就在旁边,似乎知道自己错了,低着头,呜呜地蹲在墙角。女儿摸着大黑的头,说,没事,没事,下次可别这样了啊。
一段时间后,孙阿姨的腰好了,和往常一样,她在家里照料着大黑。这一两天,大黑精神有些不振,女儿工作忙,也几天没回来了。
不经意地,孙阿姨碰触到了大黑的额头,有点烫。再看大黑的眼神,也是红红的,身子软软的,萎靡不振的样子。孙阿姨想,这大黑,不会也是感冒了吧?孙阿姨赶紧给女儿打电话。
半小时后,女儿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孙阿姨很惊异于女儿来得这么快。女儿一进门,就一连迭地问,大黑怎么样了?妈,我让你好好照顾大黑……女儿摸着大黑的头,又看着大黑的神情,眼圈顿时就红了。
在宠物医院,女儿再三拉住兽医的手,说,医生,你可一定要帮帮大黑啊,它太难受了,真的太难受了!说着话,女儿实在是忍不住,突然间号啕大哭起来。站在一侧的孙阿姨,心头有些不是滋味。
七 月
□王霞
雨停了
暮色徐徐降临
廊前的紫薇花
开放在七月的角落
蛙们正浅吟低唱
行人和热风却已沉默
我敛起裙裾
悄然在薄霭中悄然穿行
走过竹影婆娑
走过小桥静卧
女贞一树高大落花如雪
染香我的鬓发
身轻如长尾之雀
驾一脉余晖起舞
夜色沿我的双翼展开
月光透过了所有的毛孔
抵达最遥远的花园
有幽悠的长声短韵
星如河
时光弥散
漫天如纱
你猜
我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黑暗
如果没有长夜
你还会在那儿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