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善待善良的郎平
□张光
时隔16年,郎平率领中国队再摘女排世锦赛银牌。但人们大多只知道球场上的郎平,很少了解到生活中的郎平。这不奇怪,因为球场上的朗平和生活中的郎平完全不一样。尤其是看曾经有关郎平赴美执教的文章后,觉着做了母亲的郎平更加善良。
笔者曾经住在朗平原婆婆的楼下,曾经眼看着白帆从小孩变成大男孩,从大男孩变成郎平的丈夫。作为邻居,时常能看见这两位高出别人一头的恋人手拉手地进出楼门。如今两位离异了,离得无声无息,离得像普通人那样平常。对于郎平这样的名人来说,这么悄然的离异的确有点不平常,特别是对时下那些紧盯着名人不眨眼的记者们来说,就更有些反常。田亮和郭晶晶之间八字还没画到一半,就被嚷嚷的跟炸雷一般响,而郎平和白帆……
据说的确有人想了解郎平为什么离婚,好朋友们也希望郎平把离婚的真相告诉大家。但郎平都拒绝了,她不希望再去揭开伤疤,而是渴望宽容和谅解:“我已经说的够多了,这样对他(指前夫白帆)不公平,因为我有很多面对媒体的机会,而他没有。”
一位名人在生活的标尺面前没有丝毫的功利念头,这就是朗平。其实,所有名人都应该像郎平一样,在能让你出名的舞台上,在能让你竞争的赛场上怎么折腾都不过分。但回到生活中,你与别人没有什么两样,吃、喝、睡,结婚、生子、直到当上奶奶或爷爷。凭什么李湘结个婚就使得上千名的记者耸着鼻子去嗅、去写、直到又扯出个周彦宏才算过了瘾。凭什么那英生个孩子就惹得一帮子记者像等“皇子”问世般地一个劲地算着日子。凭什么章子怡进了夜总会就能够费了狗仔队那么多胶片。还是那两个字——折腾。
郎平自己不折腾,也使得记者没精神折腾。但当郎平当年去美国执教的消息一传开,有些媒体如同吃了兴奋剂,捕风捉影地又传开流言蜚语:“郎平此举是叛国,2008奥运会我们还能打败美国吗……”
郎平去美国是为了多与女儿在一起,你管得着吗。郎平教美国人打球是混口饭吃,你不让她去,你能给她份工作吗?
什么“叛国”之说真是扯淡。
人在善待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善待他人,特别是应该善待善良的朗平。因为人家名人都不张嘴,我们却胡侃乱猜,不公平。
今天,郎平用成绩告诉我们:有事干事,无事也别生非。
一辈子
□木匠
□自绘鼠标画 张光
他和她是两口子,他比她大9岁,却不怎么让着她,两人经常吵架,而且一吵就吵得特别凶,能把邻居家的孩子吓得哇哇直哭……
有很多次,旁人都感觉这两口子肯定过不下去了,但每一次,他们的关系都能从只剩一线的生机中,恢复如初,如此反复,这一过,就是几十年,一辈子。
他们有三个孩子,可惜都不在身边。他老了,老到出门都要拄拐杖了,还整天不着家,出门时,他都是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拎着一个水杯和一个小马扎。
他是宁可出门,在外坐一整天,看天、看马路上熙来攘往的人,也不愿回家听她唠叨。
她有时忽然想起要跟他商量个什么事,却见不着他的人影儿,当然就不高兴了。她发泄的方式就是处处和他作对:在做饭的时候,他要说想吃打卤面了,她就非得包包子;他要说想吃炖猪蹄了,她就非得炒肉丁;他订的报纸来了,她也会顺手牵羊拿过来,垫在屁股底下……
他们吵架时,不管是什么陈芝麻烂谷子都会往外翻,他总是埋怨她就会乱花钱,她也总说他把钱攥得太死,是不舍得花呀,还是想在外面养个小……
没错,她总是喜欢乱买东西,就不能让她知道哪家商场又要搞促销月活动了,只要让她知道了,她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去,拎回一大堆可能永远用不着的东西。她就骂他抠门,他也确实小气,有一次,她想买一对金耳环,他却建议她买一对铜的,因为那铜的和金的都是一个颜色儿的。两人又为此大吵了一架,打那以后,她就成他嘴里的败家老娘们儿,他就成了她嘴里的抠门老头儿。
一年前,两人终于在一次大吵之后,分居了,并都对外声称:这回耳根子清静了,应该可以多活几年了。
不料,一个清晨,他一口痰没咳出来,憋死了。她悔恨地大哭起来,说如果当时她在他身边的话,就不会发生这种意外了。
她在收拾他的床铺时,掀起褥子,无数张存单,雪片一样纷纷飘落。她拾起来一看,每张存单在户主一栏里写的都是她的名字,最近一笔存款是一个星期前存的。
她忽然想起来了,他曾经说过:我比你大好几岁,肯定要走在你前面,我走后,你没有退休金,还得吃饭,还得看病,你这样乱花钱,我看你到那时候可怎么办?
当时,她还以为他是在嘲讽她做了一辈家庭妇女,还和他大吵了一架。现在想来,这不是爱,又是什么呢?
■诗语
望月
□赵月明
那不是月亮
莫非是哪一位仙女
把自己的玉镯
丢失在中秋节的晚上
那不是月亮
莫非是去年的冬天
打雪仗的孩子们
把雪球扔在了天上
那不是月亮
好像一朵漂亮的花儿
在遥远的岸上
静静地播洒着芬芳
那不是月亮
好像一只孤独的鸟儿
藏在幽深的树林中
发出凄凉的鸣唱
中秋望月
止不住太多的思念
以及所爱的人儿
在我潮湿的枕巾上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