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无法为周润发“速配”
□张光
能长成周润发那模样啥滋味?能演成周润发那模样啥滋味?能嫁给周润发啥滋味?上个世纪末有些男孩女孩肯定这样揣摸过。如今周润发那张帅脸上已经抹上了胡子,出镜时也常弄个武林老前辈的身份,生活中已经有了位发嫂。
对周润发的胡子,大多数也已经老了的“粉丝”们都还看得过去。对他演武林前辈,也没什么可挑剔。但人们却对发嫂不漂亮的模样感到遗憾,感到两人实在不般配,甚至不少影迷认为周润发娶富商之女是为了傍“大款”。
看了媒体上介绍周润发情感经历的文章后,明白了一个也只有周润发才能告诉我们的道理——过日子需要的不是“速配”。
“速配”一词是老百姓从电视节目中体会到的,节目中,要么就是帅哥靓妹分站两边,由观众评分啦,男女相互对眼啦,提问啦等等手段在男女双方之间迅速牵线。要么就是某位女星台上一坐,一串帅哥们依次在女星眼前卖弄其才,女星的妈妈和亲友在一旁“挑肥拣瘦”。别管是真是假,最终都来它个“速配”。用这样浮躁和理想化的心态去揣摸周润发和身为富商女儿的老婆,坏啦,还不就真剩下钱啦。
周润发缺钱吗?不会。但周润发缺稳定的生活,他出身寒微,当年为了争取演出机会,周润发每天守在电梯前,向路过的人问“早安”。当年爱上了陈玉莲,分手后他悲痛欲绝竟然喝清洁剂自杀。与第一任妻子余安安离婚后,周润发自认再没有气力去寻找真爱……直到遇到现任妻子陈荟莲,他觉着:“像一杯加了青柠檬的白开水”,永远保持清心的感觉。
一位在银屏上的英雄帅哥竟然由不得人们为他“速配”,找不到让大众满意的美人,却找到了真正的生活伴侣,这说明自古以来什么“小乔初嫁,周瑜拥美”,什么“吕布戏貂蝉”等等故事也就是读着玩吧。真实的生活拒绝“速配”。老婆是娶给自己的,不是娶给别人看的,夫妻之间生活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当然,周润发也曾与陈荟莲吵过架:“吵得可凶呢,我们并不是在过一种童话般的生活,而是正常人的生活。”好一句“正常人的生活”,这就是周润发与我们身边有些明星在生活理念上相差的距离。也是周润发多年来一直受观众拥戴的理由之一。
或许那些仍然认为周润发夫妻不般配的人,去看看已经换了几任老婆的美国帅哥汤姆·克鲁斯,再去想想球场上没了成绩,却都嗅串了女人味的罗纳尔多。就会为周润发庆幸,因为他不仅事业有成,同时也过上了稳稳当当的生活。
那棵枳子树
□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冯村 张升平
离我家不远有一座小山。
山脚下有一棵树,它的果实不论是形状,还是颜色都极似南方的柑橘。但是你要是误食这些“橘子”,那尴尬的记忆肯定会伴随你一生。村民们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大人孩子都习惯地叫它“狗尾巴蛋子”树,想想,也挺形象的。直到后来我上了高中,才知道它在植物学上的学名叫枳树,和南方的橘树是远亲,只是它们“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枳树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一般树高也就六七米,枝上有小刺,是生长在北方的一个树种。果实虽然不可直接食用,但却是一味中药。枳树生长期一般很长,生长的也极其缓慢,我家旁边的这棵枳树,从我记事时起,它就是双手相合般的粗细,直到前几年因为在它旁边建一个大型的采石场,不得已把它移栽别处,二三十年的时间,它一直就是那样,不见其粗,不见其高,总是春天发芽开花,夏天生长,秋天果实成熟,到了冬天黄叶落尽。
孩子总是顽皮的,尽管知道枳树上结的果子是一种只可以看没法吃的“桔子”,但是每到秋熟的季节,我们还是跑到树下,觊觎树上那些滚圆的金黄的果子,继而就有调皮的孩子爬到树上,摘下那些藏在枝叶间的枳子们,枳子是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果子,拿到手里就有一股浓浓的异味扑入你的口鼻,让人有点恶心般的感觉。
一棵平实的枳树,尽管果实没法食用,但那秋季橙黄的样子,还是装点着人们艰难的生活。
最可贵的是,生长在山脚下的这棵枳树,生命力是最强的,有好多小槐树、小榆树都牺牲在牛羊的践踏之下,但它却一直坚挺着。一年又一年,不需要施肥,它就长的很茁壮,没人给它浇水,它也长得很鲜亮,它那不起眼的小白花、它那厚实青黑的叶片,还有那一个个橙黄的果实,靓丽了村庄里的春天、夏天、秋天……
联想《晏子春秋》里一则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有时,会被当作人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而品性也会大不相同的论据。但是如今,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伴随我们的生活,我们还要用橘、枳的不同,去判断人的优劣,那就十分可笑了!
我家后山上的那棵枳树,在经历了一场大迁徙之后,因为水土不服,没过一年就寿终正寝了。多少年过去了,我还是想念我熟悉的那株“狗尾巴蛋子树”。
■新书架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作者: 维尼老师
本书包含了家庭教育的大部分热点问题,有理念,也有实用的方法,适合于从婴儿到大学生的家长阅读:父母如何减少自己的火气?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如何让孩子坦然面对挫折?面对孩子过多的要求怎么办?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和脾气?如何去理解孩子?如何去帮助孩子的学习?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何安然度过青春期?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各种常见心理问题如何预防和治疗?抽动症如何治疗?学校教育如何顺应心理?
本书的理念和方法同样有益于处理好夫妻、家人、同事之间的关系,所介绍的心理学方法适合于个人的心理调节。所以也是一本成人心理成长指导读物。本书理念方法新颖实用,而且经过了成千上万位读者的实践检验,大部分内容是实例以及读者的反馈互动,可读性很强,容易理解。
■周末书谈
泛若不系之舟
点评人:颍川
在《泛若不系之舟》中,也有一个很动人的细节:老傅和铭基在曼谷的寺庙里内观禅修,最后“出观”时,她问铭基在打坐的时候,有没有出现奇怪的反应?铭基看着窗外,半晌才开口“不停地流眼泪,流了好多好多的眼泪”,老傅说“我默默地握住他的手,突然觉得没有任何时候比此时此刻更理解他”。
在爱情中我们也经常说:“我能理解你”。我们真的理解对方吗?理解对方什么?理解不是一句坦白的言辞,而是一种心灵的相通,它需要契机。在傅真所写的与毛铭基行走于印度、泰国、缅甸、老挝等亚洲国家,最后回到二人初见的拉萨的爱情之旅中,没有风花雪月,也不仅仅是游记,而是融入了对生活理解的温暖文字。
现在,不少人在旅行中依然玩着手机、看着书籍和平板电脑,以此消磨时间,为何人需要通过外在的东西来打发时间,而不去直面自己?
也许有人会说,在这个信息爆炸、碎片化的时代,我们已经活在了备忘录、会议、提醒事项、短信、微信、微博、广告之中……我们比以往更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更别说理解别人。但看着《泛若不系之舟》一书,我们的内心中又充盈起来,读着老傅温暖的文字,随着书中的文字跟随他们颠沛流离,在记事本、电脑、夜车、小旅馆和咖啡店中辗转漂泊,品读着他们一路的见闻故事,探索着信仰、精神与内心价值,也见证着普通人身上顽强的生存本领。无论生活多么沉重、艰辛或不公,他们奋力向前,笑着流泪,珍视情感,保有尊严。
■职工赏词
水调歌头·水甜进京来
□北京东苑公寓 杨晨
引调丹江水,日夜遣兼程。
蜿蜒千里丝带,奔淌惠燕京。
吾捧沾唇浅饮,甘至喉头心底,琼浆入缸顷。
几代已圆梦,拍手响歌声。
磅礴涌,驰骋快,畅渠鸣。
银河落地,民众齐筑万年盛。
古有京杭一段,今要江黄三道。
旷世润苍生!
南北连泓澈,华夏满天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