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银幕硬汉周里京
收获已成往事
如今更愿付出
□特约撰稿 彭立昭 文/部分摄影
《高山下的花环》里他饰演赵蒙生、《人生》里饰演“高加林”,《新星》里饰演县委书记李向南……在银幕上和荧屏里,他以饰演历尽磨难、不甘屈服、刚毅威猛的硬汉形象深得观众喜爱。驰骋影坛30多年,他的“人生”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生活中却依然充满激情……
他一头浓密的黑发,面容依然坚毅、有棱有角,却多了几分沧桑。在中国传媒大学,笔者第一次见到在中国影坛上名声显赫的周里京,全然一种中年男子沉稳的风度。
周里京的年轻时代是那么辉煌,他曾获得过中国电影“新时期十年最佳男演员奖”。这是多高的奖励啊!观众把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三位最佳男演员的选票投给了他和杨在葆、达式常,可见观众对他是多么厚爱。《高山下的花环》里他饰演赵蒙生、《人生》里饰演“高加林”,《新星》里饰演县委书记李向南,《女足9号》扮演主教练宋波……在银幕上和荧屏里,周里京扮演的角色大都性格深沉、内向,不苟言笑,富有男子汉的阳刚之美,以饰演历尽磨难、不甘屈服、刚毅威猛的硬汉形象深得观众喜爱。
也许看多了银幕上冷俊的硬汉形象,周里京往往给人一种不太好接近的感觉。也听人说,生活中的他个性很强,脾气很倔,说话爱和人抬杠,不太好相处。可这次与他交谈时,他人随和自然,直言不讳,且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笔者在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演播室,又聆听了他讲述当年拍摄电影《人生》(1983年上映)《嘿,哥们儿》(1986年上映)《百变神偷》(1989年上映)的点滴感受,觉得他依然激情锋芒。笔者还发现,周里京有个习惯——爱站着说话,嗓门一开,手势一打,像发表演讲似的,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地表达他的情感,他的内心世界更趋平静与完善。他说:“我1982年毕业后,一直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书。这几年是很少出演影视剧。一来是因为好剧本少,此外就是想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从事下一代的培养方面……”
眼下,周里京回归心爱的演艺事业,接拍了几部较有影响的主旋律影片。如电影《青藏线》、《希望》。在电影《青藏线》里全部实景拍摄,他饰演的工程总指挥于明远与他本人多有相似,成熟稳重、大气干练,且对壮志未酬的人生憋着一股子劲头,有人说这是周里京硬汉归来的银幕“处女作”。广西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古堡情事》里,周里京饰演男一号——多情重义的算命先生宋子言,其刚毅威猛、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更使周里京有了立体的突破。周里京拍摄的36集央视大戏《茶馆》,也与观众见面。“过去的辉煌让我得到了很多,也让我失去了很多。对此,我一直在反思——我在这个年龄、这样的社会中该做些什么。因此,我选择拍摄了一些主旋律作品。这种选择不是说我有多么高尚,而是我觉得自己到了奉献社会和观众的时候。”过去的收获已成往事,如今他更愿付出。
“大腕明星”演男主角,也要“竞争”上岗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当这首《叫声哥哥快回来》悠缓、深情而哀伤的旋律响起时,周里京似乎也和在场所有嘉宾一道打开了一扇记忆的闸门。30多年前,电影《人生》连同小说一起在全中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然而30多年后的今天,当再次提及到电影《人生》时,观众最想了解的又是什么呢? 如今观众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记忆点还是周里京。周里京听了满是感恩的情怀:“谢谢全国的观众,谢谢年轻的观众。谢谢!”
从影三十多年来,《人生》对周里京来说确实是重要的一部影片,“高加林”的成功,为周里京大开星路。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几乎成了最耀眼的演技派明星。30多年过后的今天,他敞开心扉:“说实话,又痛苦又高兴!”
当年,周里京刚拍完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饰演赵蒙生而获得《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因为吴天明导演那边正等我答复呢。我说没问题。但是吴导也不客气,他告诉我,你放心,不是你一个演员,我选了好多演员,大家一起去参加选拔,我说没问题,竞争!”
周里京挑灯夜读小说之后,感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灵魂震颤和洗礼。当乡下任教的高加林,忽然被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了,告吗?老实巴交的父亲不同意;拼吗?更不行;忍吧,年轻气盛的他如何忍得。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甘命运的安排,左冲右突,苦苦寻找着人生的出路……“恐怕100个人看完(小说),就会有100个想法。高加林的形象,他的命运,包括他的笑容和他的眼泪,确实给我的创作带来了痛苦。有人说他是‘现代陈世美’,因为他抛弃了美丽的农村姑娘巧珍,接受了城市知识女性亚萍的追求……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时,他有各个方面的因素在影响着他,他很无奈,我为他痛苦。但我内心又很高兴,因为这个角色既不是正派也不是反派,有着英雄和懦夫、强者和弱者的两重性格,会有很好的创作空间。能去扮演一个这样的角色我感觉很有戏。”周里京看完小说后,喜欢上了这个角色。也许,正是因为周里京这样痛苦的入戏,让导演最终选择了他。
穿懒汉鞋挎篮去卖馍,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谈起作家路遥,周里京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他说:“路遥先生一直跟着我们剧组。我和路遥相处得很好,他经常和我交流故事情节,可以说是什么都聊。现在我敢说,高加林身上就有作家路遥的影子。路遥告诉过我,他小时候家里穷,生活比较艰苦,别的小学生兜里都装着几个硬币,到了下课便故意用手这么一晃动,硬币就发出了响声。但路遥没有那个,他就弄了几个小钉子、小螺丝帽什么的,也搁在自己的裤兜里,等下课了,也跟别的小伙伴们说,走,玩去,也没事似地故意晃动裤兜,好像自己兜里也有跟大家一样的硬币。放学了,大家爱跑到教室外面去玩儿,可他只靠着墙慢慢地蹭出去,不是因为他不想出去玩,而是因为裤子后面有补丁,他不想被大家看见取笑……在他写《人生》时,他曾经一度融入了高加林这个人物,内心很痛苦。当他写到高加林抛弃了巧珍时,他说自己哭起来,把手中的笔抛到窗外去,再也写不下去了,等心情平静便趴在地上找那笔,找回来再接着写。”
周里京回忆说:“我觉得最欣慰的一件事是,我们当时拍了一部分之后要回西安,到西影厂去混录和配音,当时我记得录完时天已经黑了,我和吴天明、路遥三人一起出来,走在去招待所的路上,我看见路遥点了一支烟,走得很慢,我就说你怎么走那么慢啊,他也没有说,边走边低头在想什么事情。最后他才说,高加林去县城卖馍那段,他最后没把馍卖出去就挎着篮子往回走,你演的那个卖馍,为什么要那样走路呢?我说,我觉得他就要那么走,我看了你的小说,我觉得他就是要这样走。完全用失落来表达也不是太全面。所以穿上一双懒汉鞋,他走起路来就那样了……他满意地说,我当时写小说的时候就是那么想过,我也没有写出来,你怎么演得就跟我想的一样……”这说明周里京的表演很好地抓住了人物的灵魂,才如此得到了路遥的肯定。
10斤粮票换条破裤子,卖菜老太追着骂他负心郎
能够如此生动地塑造出高加林这个角色,周里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周里京说:“从年龄方面说我和他有些近似,但完全像也不可能,这得通过包括导演在内以及各部门大家同心协力地工作。比如他穿的衣服,裤子,我认为必须真实。当时他们给设计了一套学生装,拿来以后,我说不行太新了,应该是非常破旧,洗得都褪色了的样子。但找来找去没找着。最后服装师傅说,自己有一件工作服——蓝大褂,我说拿来咱们看看。这件蓝大褂非常破旧。我说能不能再改一改……那裤子呢?我说要有两个大补丁,要有风吹日晒的样来。”
无奈之下,副导演跟周里京商量。周里京说:“明天不是有群众场面吗?如果有当地老乡穿着破旧的裤子就要下来。可以用钱买吧。果然,第二天副导演就提着一个大包裹来了。他说,这几件都是老乡们从身上脱下来的。开始人家都不要钱,后来我才用10斤全国粮票换了这条裤子。”周里京高兴极了。“我马上去洗。当时我们住在延川地区的县招待所,我跑到水房(锅炉房),反复地洗啊洗。洗干之后,我发觉这件裤子上面的补丁至少是两三年前补上去的,绝对真实。”
周里京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还去当地体验生活一个多月。他回忆说:“当时女演员比较多,男演员体验生活的就我一个人。我住到房东家里,和他一起睡大炕。早上去挑水,房东急了,说不让我去,让他儿子去。后来我等天一放亮,就赶着骡子去地里一趟一趟地犁地……”
周里京至今还记得老乡对他特别照顾,还经常特意为他改善伙食。“夏天了,老乡家里还存了点春节前后杀猪时留下来的肉请我吃,对我真好。到现在,我依然认为体验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前几天,我还去了当年拍片子的王家桥村,很典型的一个小村落,层次非常丰富。那个地方跟30多年前没什么变化。我跟村长建议,把这个地方好好弄弄,将来可作为一个招牌供游人参观,还可以来这里拍很多的片子……”
《人生》上映后,一些心地善良的人在把高加林骂得狗血淋头的同时,也把愤怒的子弹对准了“高加林”的扮演者——周里京。有一次,北京的一位卖菜的老太太在街上认出了“高加林”,就追着周里京不放,在他后面跟着大声骂他:“你这个没良心的高加林小子。”因为扮演高加林,让本来很有希望成为“最佳男演员”的周里京,在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评选中,却吃了“哑巴亏”。如今,他却平静地接受当年吃的“哑巴亏”。
“这个我也没有办法,观众有同情弱者的心。谁叫他(高加林)是负心郎的代名词呢!”周里京说:“我认为高加林追求上进,是绝对没有错的,按中国人的老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种追求没有错。” 谈到现在的“高加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我认为,他没准成了企业家了!因为影片里他说过这样的话,‘我联合国都想去’,我觉得他不能是那种浮躁的人……”
想和陈佩斯比试卖羊肉串,却差点儿被查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周里京说对自己较有影响的影片是《嘿,哥们儿》。紧绷的牛仔裤、蹩脚的情侣装、夸张的发型,这一切的一切,把他的思绪又拉回到那个到处充斥着迷惘与希望的青春岁月。他说,影片中散发出的探索人生的韵味使自己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部电影。尤其是该片里积聚了“众多”的明星,可谓大腕云集了。如扮演海子父母的是著名的演员仲星火和李婉芬,可以说是当时绝对的大明星。影片中那个看自行车的老太太,还是北影的著名演员凌元。这次周里京扮演了一个烤羊肉串的肖彪,是个逆境中不断进取的青年,连续三年高考,他都因几分之差,而与大学失之交臂。但落榜没有让肖彪落志,他正为考研究生而作着不懈的努力。
当时拍摄这部片子时间很短,只有20天,还要跑哈尔滨、北京、上海三个城市。为了把肖彪这个角色塑造得更生动一些。周里京琢磨出了好些主意。周里京希望自己卖羊肉串的样子,是要和陈佩斯比试比试。“我这样向导演建议卖羊肉串:拍摄要有新意,不要被大家印象中的模式给固定住了。当我去卖烤羊肉串的时候,要戴上阿拉伯风情的头巾,吆喝起来也不是大家熟悉的那种‘方言版’,而要是地道的普通话甚至是北京话:尝一尝、看一看、阿拉伯烤羊肉、阿拉伯羊肉誉全球……”
别看烤羊肉串是拍电影,可是也要得到工商部门的支持。因为没有执照,胡乱地摆摊是要受到处罚的。周里京烤羊肉串摊儿在大街上一“开张”,就以假乱真了。幸好剧组提前打好了招呼,要不差点儿被查处了。
在北京街头拍戏时,有一次剧组在首都汽车公司请了司机,每天赶场地拍摄,难免闯红灯,被警察拦住不让放行,这个时候,大家就派周里京去和人家说好话,警察一见是他,嘱咐几句就让走了。
不过周里京的“明星身份”还给剧组的拍摄带来了一些意外的“麻烦”。原来,这部影片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采取同期声录音的电影,因此,演员现场的台词就非常重要,可是周里京所到之处,总有热情的观众认出他,还热情地簇拥在现场观看拍摄,因此同期声的录音工作遇到了一些意外。现在仔细听听,还能发现电影中的某些片段声音有些不尽人意。
和肖彪的性格相似,不爱说话常“偷着乐”
肖彪说如果不考上大学,就不跟他喜欢的那个女孩子来往,但也使他感到非常苦恼。肖彪执著的精神其实和周本人有点儿像。不要以为肖彪烤羊肉串就是不务正业、不思进取,其实他是因为大学没考上为了照顾妹妹贴补家用才不得不开始“练摊位儿”,其实肖彪的内心还是很要强的。周里京对这个人物给予了肯定,他说:“哪怕他是待业青年,或者是暂时失业,只要通过奋斗和努力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
在踏入大银幕以前,周里京已经是甘肃话剧院的演员了,但是他总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希望再系统地去学习,于是他同时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考试。
在中央戏剧学院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他:周里京同学,你第一志愿报的是哪里?他回答得非常直率:老师,我报的第一志愿是北京电影学院。于是,周里京成了电影学院的新生。虽然他已经超龄,但凭着自己对表演的热爱和丰富的舞台经验,周里京还是被破格录取了。“在这一点上我和肖彪有几分相似,内心有一股力量,一直在偷偷地努力,心里有一个坚定的目标。”
在影片里,肖彪暗恋的那位“恋人”和“妹妹”也来到现场。可栏目组却有意把昔日扮演他“恋人”的演员任梦(因《今夜有暴风雪》而走红)和她的亲妹妹同时请到了剧组,让周里京猜,这可为难了周里京。因为在剧组里他们俩根本就没有交流的机会,而私下交流也不多。“我一般不爱说话”,周里京解释说。“当时,我一般是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己偷偷乐……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享受,人家一说你好,你真的好!”他说。而在该片中演肖彪妹妹的是吕丽萍,周里京可就熟悉多了。但是,在拍摄这部片子以前,两个人却并不认识,尽管吕丽萍的哥哥还是周里京的同窗好友呢。
35岁才改演“反派”,开拓了自己的戏路
到《百变神偷》的时候,年龄不过35岁的周里京,居然扮演了剧雪的爸爸,而且还是个贼爸爸。
那时候,周里京还没有刻意走硬汉的路线,尽管那时有人把他比作中国的高仓健。影片《百变神偷》当中,周里京扮演的大律师夏炳远和淳于珊珊扮演的小偷,偷了200万元的赈灾款,上演了一场你夺我争的较量,也闹出了许多诙谐搞笑的故事。银幕上的大律师形象一改周里京之前的那些淳朴,憨厚的作风,显得时尚又有些狡猾——戴着金丝眼镜,留着小胡子,颇有些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律师的风范。
“那几年我和上海电影制片厂合作的戏比较多。当时我正在拍摄上海的另一部片子,因此这部戏是跨组拍摄的。”虽然如此,周里京对每一个细节都打造得很细致。工作人员听说周里京的服装不够,立刻跑到上海著名的西装店,为他量身做了6套西服,据说每套价值都在两三千元以上。
许多人都认为,这部电影是周里京的转型之作。尽管之前他在《逃港青》饰演过一位逃港的知青,不是正面人物,也不能简单斥之为坏人,因为那个“他”内心世界很矛盾复杂,周里京为此还将小平头养成了大平头。这次要扮演一个 “外表”道貌岸然、内心险恶的人物,有没有想到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呢?
周里京说,“虽然,准确地说,我也没有想去改变,当时也有同行、朋友们这样劝过我,你千万别演那个,将来出来你就不是书记了。但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演员,必须要去创造角色,我觉得扮演这个人物只要在导演的帮助把握下,我会把它完成得比较好,这样就冲上去了。”
周里京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除了增加一些搞笑的动作,还提议给自己加了胡子和眼镜。淳于珊珊这次透露了周里京当年拍片的“认真劲头”。“他爱把自己的台词(第二天要拍的词)全都写好做成一张一张的卡片,拿到现场还要反复温习,非常下工夫。而且他身边总爱带个小镜子,一把小梳子。”周里京说:“我扮演的角色是上海第一大律师,肯定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包括头发不能乱,也绝对不能掉下一根头发,再一个就是少给化妆师添麻烦。”
听周里京老师这番话,笔者马上想到他刚进化妆室,化妆师问他并要给他打理时,他竟委婉地表示要DIY,还指了指他随手带来的一个小箱子。这下我终于明白这个细节的发生是怎么回事了。
他的前任妻子被抢劫犯杀害,他现任妻子是他的“粉丝”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银幕上的打打杀杀的风潮的兴起,“不惑之年”的周里京也开始了他的“硬汉”生涯——他陆续拍摄了不少英雄式的戏,《情归鹭岛》、《君子复仇》、《“冥王星”行动》、《虎兄豹弟》、《赌王出山》、《死亡预谋》、《复活的罪恶》、《悲情枪手》、《罪恶》、《法门寺猜想》、《远行者》等影片,单是听这些影片的片名,就知道影片的类型了。如此数量众多的影片,让周里京彻底成了一个偶像派的明星。1993年拍摄的《炮兵少校》和在2000年拍摄的《女足9号》,仍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惊喜。后来,在荧屏一片“反黑”、“反贪”的浪潮中,周里京在《警之恋》中扮演的刑侦队队长郭大刚,依然给观众带来一股清新而又温馨的感觉。最近他主演的两部主旋律的电影《青藏线》、《希望》,他给人的感觉从当年的潇洒、冷峻变为了现在的成熟。
曾经有一度,周里京几乎淡出了银屏。原来周里京的人生竟经历了一次大起大落。1981年,他和著名舞蹈演员,《丝路花雨》中第一任英娘的扮演者傅春英在兰州结婚,为这真挚的爱付出了代价,他放弃了留在香港的机会,而妻子为了和他相伴,也放弃了辉煌的舞蹈事业,到他身边来做了一名普通高校的老师。他们生了一个女儿,曾经的他们是如此美丽幸福。1994年那个夏天,却改变了一切。在周里京外出拍戏期间,他的妻子傅春英女士却不幸在遭遇一个民工抢劫时被害身亡,周里京的身心因此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因此,他放下自己正火爆的影视事业,怀着对亡妻的爱,一心照料过早失去母爱的女儿。幸运的是,周里京后来遇到了仰慕他、热爱他的一位女军人张巍,因为周里京主演的电影《炮兵少校》而让她对他着迷,他们相爱成婚了。
也许,经历了这场意想不到的人生变故,周里京越发有了一种男子汉成熟的魅力。银幕上的周里京红红火火,生活中的周里京却平平淡淡。在妻子的眼里,周里京是一个有情有义、真挚善良的男人。“他不喜欢张扬自己。他很正直而且很有责任感,用他的话说,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就说拍广告吧,到今天也没有人能请得动他,房地产开发商、汽车广告商,甚至方便面之类的广告商……他都一一谢绝了。周里京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事业……我跟他在一起生活得踏实而随意。我们常常在闲暇时去钓鱼,去游泳、划船、滑雪,去郊外享受大自然清新的空气,感受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的快乐。我们躲进两个人营造的世界里,彼此关心爱抚着……” 这是笔者在他妻子张巍写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中所看到的话。
的确,今天的周里京,脸上虽然已经布满岁月的痕迹,他的磨难,他的沧桑留给他的痕迹。可是这样的他,依然挺拔,依然刚毅,依然帅,依然酷,更添一份温和从容,魅力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