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文娱 > 正文

电车分公司第三车队工会主席彭飞:烙画葫芦中感悟传统技艺

2017-03-01 作者:盛丽 来源:

 
  篆刻、书法、绘画……对于公交电车分公司第三车队工会主席彭飞来说,业余时间的兴趣有很多。两年前,他无意中收看了一个介绍烙画葫芦的节目。 从此,他又多了一项爱好。  
  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烫画或火笔画,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型各异的葫芦经过洗净、擦干、打油等一系列准备程序后,此时,手拿“铁笔”的彭飞,便会专注地在葫芦的表面绘制图案。
  现在,彭飞完成一件烙画葫芦作品并不需要太多时间,技术也熟练很多。“但是最初绘制一个作品可费劲啦,就算是一个简单的图案,也要画上两三天才能完成。”彭飞说。
  虽然有一定美术基础,但是在葫芦上作画不比纸上那么简单。烙画创作的成功与否和创作者对于把握火候和力度很有关系。“葫芦是立体的,而且形态也各异,再加上要用特制的铁笔来绘制图案,可见难度不小。”彭飞回忆,为了能掌握到更多的葫芦绘制技法,他特意在网上查找相关的专家,还跑到天津去拜师学艺。“老师给我详细介绍了这项技艺,还对我的作品进行指点。”
  两年多来,彭飞制作的烙画葫芦作品已经有百余个,花卉、动物都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不仅如此,作品的尺寸也很宽泛。其中,最大的有50厘米,最小的有12厘米。虽然作品的数量不少,技术也娴熟很多。但是对于第一件烙画葫芦的制作过程,彭飞仍记忆犹新。
  “那个作品是由牡丹和鱼组成的,寓意是富贵牡丹、年年有余。”因为是第一次完成烙画葫芦,彭飞为此做足功课。“一般烙画葫芦要用一年以上,且形状周正均匀的葫芦。”彭飞介绍,他按照老师的指导,还给擦干的葫芦打上核桃油。“这么做在烙的时候,可以防止出现糊点。”
  准备完制作材料,彭飞开始琢磨起作品的构图,他多次修改草稿。不仅如此,为了保证作品的成功率,他还特意用铅笔在葫芦上打草稿。“可以说做足了各种准备工作。”彭飞回忆,在开始拿铁笔烙制时,他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出现瑕疵。
  经过半个月一点一点地绘制,最终一个高约40厘米的烙画葫芦作品制作完成。让彭飞感到骄傲的是,当他将作品送给朋友时,还得到大家的称赞。
  “我有空就会去潘家园和十里河转转,淘些葫芦。”彭飞介绍,现在他创作的作品题材更广泛,也会根据葫芦的特殊外型制作一些更有新意的作品。“其实,对于烙画葫芦,我还有着更为长远的小计划。”彭飞说,“我打算将烙画葫芦的实用性开发开发,比如制作些灯罩、花盆等这些小物件,让烙画葫芦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