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按常理出牌谍战剧更着调
2016-10-13
作者:盛丽
来源:
说到谍战剧,近些年这个题材的电视剧早已成为荧屏的熟客。但数量不断增长背后,也日益凸显出一个问题:谍战剧逐渐沦为“雷剧”的滋生地。然而正在热播的《麻雀》,却让观众重新找到谍战剧应有的调调。
说不少谍战剧“雷”,绝不是空口无凭地扣帽子,无论是剧情,还是表演、台词设计都出现不少令人震惊的元素。枪战是谍战剧常用情节,但不少作品在设计的时候,偏重视觉感官忽略真实性。于是乎,不少武功盖世的大侠一股脑儿出现在谍战剧中。他们仿佛天生神力,恨不得一掌就能将敌人毙命。这样幼稚的设计,让观众的震撼变成震惊。而创作者将谍战剧变身武侠剧的做法,也彻底助力它成为“雷剧”。
再说台词和表演,不少“雷剧”仿佛时空穿越,男主角耍帅、穿着时髦,还不时冒出热门词汇。这些“雷”元素,让原本严肃的谍战剧彻底变味。
怎么才能让谍战剧更着调?其实,在“雷剧”频出的现在也有不少赢得好口碑的作品。比如这部《麻雀》描述的故事并不复杂,男主角陈深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首领毕忠良身边,通过“麻雀”委派的工作者秘密传递信息,成功“窃取”汪伪政府“归零”计划。
以往涉及到潜伏特工的作品时,创作者易使用“迷雾阵”套路。观众需要在整部剧中,不断找寻着各种人物的真实身份。这种设计可以使用,但谍战剧并不是悬疑剧,过分夸大反而容易不着调。在《麻雀》中,观众几乎从开篇就确定人物的各种身份,却还是依然一路观看,可见悬疑不是锁定观众的利器。
《麻雀》中有着交错的感情元素,也是剧集叫座的重要依据。曾经,爱情元素少在谍战作品中表现。一时间,谍战剧也成为爱情的绝缘体。但近些年,创作者逐渐意识到情感元素的多元性。如果运用到位,也能让谍战剧更添彩。比如,在《麻雀》中感情线索就安排得很合理。不仅有陈深在诀别嫂子时的亲情展现,也有徐碧城和陈深之间爱情与亲情的融合。
这些元素,非但没有让谍战剧沦为偶像剧,反而增加作品的厚度。不仅锁定中老年观众群体,甚至让年轻人也能够感受历史。
总之,谍战剧要想更着调,不管是剧作者还是表演者都需要多翻些历史资料,按常理出牌,还原历史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