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缅怀志愿军先烈 张国强、王挺催泪上演最可爱的人
2016-05-13
作者: 高铭
来源: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66年前,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66年后,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将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5月28日,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电视剧《三八线》将在北京卫视开播。该剧以鸭绿江边的普通渔民李长顺与张金旺的经历与成长为切入点,讲述他们为了国恨家仇奔赴朝鲜,从平凡小人物成长为智慧果敢的爱国战士的故事,既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流血不屈的一面,又诠释了他们有血有肉情深意重的一面。
故事源于真实战争
用影像纪念这段历史责任重大,没有足够的信念和积淀是难以驾驭的。编剧王海平在创作期间所查资料、拜访人员不计其数,他坦言:“创作《三八线》历时三四年,数易其稿,每每写到动情时,总会忍不住潸然泪下,既感动于志愿军的伟大,也感慨于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为真实还原这一宏伟的战争,《三八线》投入过亿巨资,在电视剧制作领域实属罕见。导演梦继介绍,全剧百分之八十以上篇幅的故事都源于真实的战争,绝不戏说演绎。剧组专门聘请了研究朝鲜战争历史的顾问团队全程跟组指导,并花费重金特别定制了两台美制M4A3“谢尔曼”坦克1:1道具模型,大到气势恢宏的战斗场景,小到一支枪、一件衣服的使用都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
张国强打着石膏坚持拍摄
在《三八线》中,张国强再度走入战场,饰演一个从普通渔民蜕变为“神枪手”的尖刀连战士李长顺。张国强透露,刚接到这部戏的邀约时自己正处在调整期,不打算接拍任何新剧,但当他阅读了剧本后改变了想法,“这些军人的每一个英雄事迹所展现的勇气和力量是特别震撼的,让你起鸡皮疙瘩,让你感动得眼泪哗哗往下流。作为一个对抗美援朝战争有着深刻敬意的人,我要以我力所能及的方式,告诉世人中国人是怎样的,民族精神是怎样的,真正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怎样的!”
据张国强介绍,李长顺身上综合了张桃芳等几位志愿军战士的真实事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特地学习了朝鲜语,他发现当时的朝鲜语与现在的韩语在发音和口音上都有不同,因此综合运用了两种口音并不断向翻译学习,“有的地方发音是按照朝鲜话来,有的地方是按照韩国话”。
除了案头工作需要充分准备,四十六岁的张国强坦言这部戏给了他很多体力上的挑战,拍摄中也因太拼而不慎受伤,“在拍一场打戏时,我的腿咔碴一下,膝盖关节性损伤”,医生要求打石膏静养一个月,他却仍旧坚持拍摄,并笑言:“比起当年英勇抗敌的志愿军来说,我这点伤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