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文娱 > 正文

西城区少年宫教师肖毅 横竖撇捺写真情

2016-03-03 作者:陈曦 来源:

  
走进西城区少年宫的书法教室,人们往往会被墙上一幅幅书法作品深深吸引,它们或龙飞凤舞或柳骨颜筋,颇富大家之风范。可实际上这些作品的创作者竟都是五到十几岁的孩子。而教授他们写出这些字的就是少年宫的书法名师肖毅。
  放弃升学甘当书法教员
  “我小时候,也在这儿学习过。”肖毅说,她自幼喜爱书法,和很多现在她带的小孩子一样,小的时候她也在这里刻苦研习,小小年纪便展现了很好的书法天赋。后来,她师从老一代书法教育家、北京市劳动模范杨培义先生,受到恩师的影响,便立下了当一名书法教师的志向。
  回想起当初如何走上书法教学之路,肖毅老师感触良多。为了能在西城区少年宫任教,实现自己的书法梦,当年年仅18岁的肖毅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甘愿在少年宫做一名临时书法教员,无怨无悔地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将一批又一批孩子带入了书法世界的大门。
  “小时候不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才发现,想要当一个好的书法老师,仅仅是练好书法是不行的。”肖毅介绍说,她的工作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认可,同时她也得到了继续深造的宝贵机会。经过努力,她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教育专业,经过九年的系统学习,现在的她已经进修完成书法专业硕士的全部课程。
  现在,肖毅所任教的西城区少年宫书法班现有400余名学员,分为19个教学班,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发展程度和接受能力,设计书法教学活动的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编写并印制了相关教材、字帖。
  近年来,肖毅重点尝试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和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关心社会时事的焦点,用自己的专长服务于社会,学以致用,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帮助残障儿童走上书法之路
  “与时俱进、真情育人”是肖毅在书法教学上一贯坚持的理念。在一线课外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她知道,喜爱书法的学生从5岁起便开始接触书法教育,很多一直到大学毕业还在坚持学习书法,作为指导老师,她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们书法技艺,更要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对于天真幼童,她用慈爱之心呵护他们;对于懵懂少年,她用真诚之心引导他们;对于有志青年,她用平等之心与其交流。在肖毅看来,她执教的二十余年,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她在传承书法文化的同时,也在与学生们共同成长。
  在肖毅所接触的学生当中,最让她难忘的学生要数黄国平。“这名孩子虽然患有先天残疾,可是却深深地热爱着书法艺术。”肖毅说。所以在日常的课程中,她给予了黄国平更多无私的关爱,并专门为他量身设计了一系列的训练计划。在肖毅的悉心指导和细致关怀下,黄国平走上了自己辉煌的书法之路,不仅收获了生存下去的自信,更成为了国家的有用之材。现在,他已经成为中国书协会员及北京书协会员。
  把书法发扬光大是最大心愿
  除了在西城文化宫教学,肖毅还积极参与西城区教育系统开展的“城宫计划”。“城宫计划”是西城区为了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旨在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与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专业活动,协同、发挥、共享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的优质资源,形成校内外育人的合力。肖毅老师作为西城区校外书法专业教研组组长,多次组织全区书法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使西城区书法业研组更有凝聚力。
  这些年,肖毅连续获教育部全国第三、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一等奖指导教师。在北京校外教育协会主办的“党在我心中”中小学生书法、绘画、摄影、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同时,多次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中华青少年环保基金会等部门颁发的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特级园丁奖。
  当记者问起肖老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肖毅说,“西城区少年宫这片沃土滋育了我的成长,我就想在这里干一辈子书法老师。永远在教学第一线专心教学,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把书法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