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文娱 > 正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下月登陆大剧院 女声五重唱唤起俄罗斯情结

2015-10-16 作者:张江艳 来源:

 
  本报讯(记者 张江艳)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大剧院力邀国内一流创作团队,历时两年多时间精心打造的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将于11月5日至8日与广大观众见面。而这也是这部世界经典首次被搬上中文歌剧的舞台。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富有人情味的笔触,描写了苏联卫国战争中,怀揣着美好生活向往的五位年轻女战士为了保家卫国最终牺牲生命的故事。小说自1969年发表之后,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曾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的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此次创作国家大剧院版歌剧,担任该剧编剧的著名剧作家万方表示,对她来说是点燃了自己内心里的一团火,因为自己对这部剧的热爱,对于它登上歌剧舞台非常期待。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故事发生在前苏联,在该剧的音乐创作上,为了便于中国观众理解与接受,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以打造“中国人脑海中的俄罗斯歌剧”为创作方向,并在音乐上将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美感、欧洲传统歌剧的质感和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情感融为一炉。
  为了生动鲜明地刻画准尉和五个年轻女兵等人物的性格,唐建平为剧中的众多角色安排了欧洲声乐体系中的所有声部。其中,他将性格粗犷、大智大勇的准尉安排为男中音声部,而富有使命感的丽达、浪漫美丽又有着如火般爱憎的冉卡、纯情质朴的丽莎、沉浸在诗意幻想中的索尼娅、稚嫩胆小的嘉丽娅通过戏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女中音等声部进行表现。五个女兵的独特女声组成独特的女声五重唱,将成为本剧的一大看点。
  此外,观众熟悉的《喀秋莎》、《小路》等俄罗斯歌曲,也通过作曲家在原作基础上的全新创造,出现在剧中。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