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盐商》让历史照进现实
2015-01-16
作者:温来生
来源:劳动午报
以古代商人为题材的影视剧,向来都能收获不俗口碑与较高收视。《大清盐商》也不例外,而且更胜一筹,严谨、醇厚的正剧气质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虏”了观众眼球。
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大清盐商》以扬州盐业总商江春的故事为蓝本,摘取晚年乾隆五下江南巡视前后这一阶段为主要背景,讲述了由张嘉译饰演的汪朝宗为代表的扬州盐商与朝廷、文人、官员、盐工及烟花女子之间纷纭复杂的关系,几个盐商大家族在生活、经商过程中的悲欢离合、苦心经营、尔虞我诈,既生动展示了盐商的地位和历史贡献,更再现了一个朝代重要历史节点里的各种政治博弈。 表面上看,是在说盐商、话盐事、讲盐人、述盐情,实则言古说今、以古鉴今,既是历史再现,又为现实所映,隐喻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中国人一直相信以史为鉴,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清盐商》是一部穿着古装的现实题材作品。纵观全剧,《大清盐商》从头到尾以史喻今,但却不论是非只说应对,揭示出“江山之本,唯在民心”的时代话语,具有极深的现实意义。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徽商第一人——江春,可说是一个标准的红顶商人。作为一个商人,他要承担起诸多非商务领域的考量,与各色人等进行周旋,塑造了忠诚与道义、赚钱与散财皆不误的男人形象。看罢,既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又有虐心的情感故事、戏剧化的现实剧情,可谓正史、虐情、讽今,一个都不少。
相较其他古装剧,《大清盐商》也不只是历史的简单再现,并未以悬疑和传奇为能事和快事,而是对“两淮盐引案”进行深度揭秘,通过五个家庭、上下两代、跨度几十年的恩爱情仇,完整细致地再现盐商们发家暴富和走入没落的过程。面对积重难返的两淮盐业,剧中汪朝宗虽说情感永远需要让位,但其与两个女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以及上演的“男弱女强”别样夫妻组合,依然成为全剧亮点,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商人的一种柔性价值观。
作为巨贾富商,汪朝宗利己也利人,谋身又谋国,有私心更有公心,有小家更有大家,有儿女情长更有社稷之忧。故此,他才得以以两淮盐商代表之人物载入史册,做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身怀巨财心在国与民。在当下这个比较善于仇富的社会生活大背景下,《大清盐商》对汪朝宗的鲜活刻画与生动再现,予民予富无不有着积极的深省、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