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初听银河这个名字,以为是艺名。在听了银河的歌声后,真感觉有点古代形容歌声的词“余音绕梁”。也正是凭着这曼妙的歌声让银河在各个歌唱比赛中屡获大奖。
其实,银河就是叫银河,并不是他的艺名。他1979年出生在大别山山沟里的一个农户家庭。他说:“我17岁那年,我怀揣对艺术的渴望考上了河南省焦作艺术学校声乐专业。2000年毕业后不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我来到北京,一边找老师学习声乐一边在一家旅游景点当讲解员。2003年,我代表北京市昌平区参加了北京市第一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经过几轮比赛下来,最终我在决赛中获得美声组三等奖。眼看着许多比我年轻、家境比我好、唱的也比我强的人,他们是在娱乐中学习声乐,而我是一个北漂族,我要面临找对象、结婚、养家、孝敬父母等等责任,从那一刻起,我不得不改变我人生航向,放弃了声乐学习,决定安心工作。”
银河获奖后,在昌平也小有名气,许多单位找他演出。他从来没跟任何一家单位或个人提过演出报酬,只问时间、地点、歌曲要求、服装要求。这样品质的歌手感动了曾经邀请银河演出的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2004年9月,银河成为了这家学院的教职工。
银河到这家学院后一直从事着学生管理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和班主任工作。10年间,他送走了一批批学生,也见证了学校由一所普通的技校提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他也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己的学历从中专进修到大专,从大专到本科。同时,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爱好,积极配合学院组建各种文艺社团以及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和新年联欢会。他说:“如果说我的歌唱还有些水平,我只能说是学院领导给了我社会实践的机会,是舞台历练了我,是学院培养了我。因为平时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练声和学习曲目,只有在演出或者比赛任务来临的时候,我才能忙里偷闲练习歌唱,从而得到提升和锻炼。”10年来,银河把歌声送进了昌平区的工厂、乡村和学校。
去年年初,银河凭着《胸前的奖章》获得《北京声音》“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歌手比赛美声组一等奖。今年,他又凭着这首歌唱技工的歌曲在全国纺织职工业余歌手大赛中获得季军。有人问他:“唱这首歌曲有感觉吗?”他回答:“我是一名教师,当然有。因为我的学校就是培养技师的摇篮,也许就在走进人民大会堂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技师中就有我的学生。我就是唱给他们听的,所以我唱得很带劲。不仅我自己唱,去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庆祝教师节的表彰大会上,我和我的学生们重新演绎了这首歌曲。20名学生虽然没有任何舞蹈基础,但他们带着对未来蓝领技工的憧憬,梦想着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取‘五一’奖章,在排练和演出时是那样的认真与自豪。使我真正领会了学院‘以体塑德、以艺启智’ 的办学方针。所以学院每年都要组织技能节、艺术节,通过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舞台,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这也是我工作的一个部分。”
银河说:“记得在十年前我看过一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影片里一个老师通过音乐改变了一群淘气的孩子。如今,我也正用我的歌声改变着我,我的孩子们,影响着我的孩子们!因为,我时刻没有忘记,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是一名爱歌唱的人民教师,我要用我的歌声唱出正能量,唱出团队的力量,和学生们一起茁壮成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