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文娱 > 正文

戏曲《赵锦棠》走向大银幕

2014-08-14 作者:通讯员温来生 程红梅 来源:劳动午报

曾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大奖的评剧《赵锦棠》将被搬上电影银幕。日前,由天津评剧院、北京缘成影视公司、天津北方演艺集团联合出品的戏曲电影《赵锦棠》在怀柔区星美今晟影视基地开机,讲述戏曲与电影的联姻之道。

  《赵锦棠》由天津剧作家梁波根据花派代表剧目《朱痕记》整理改编而成,讲述了赵锦棠在丈夫离家从军后遭遇婶母百般刁难与种种欺凌,与婆婆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的故事。天津评剧院院长蒋连升表示,在主题立意、人物塑造等方面,《赵锦棠》强化了赵锦棠身上的“大孝、大德、大善”,展现“百德善为首,百善孝为先”的祖训。此次将评剧《赵锦棠》搬上银幕,都力求尊重传统,保留精华,特别突出了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和因性格而引起的戏剧冲突,“戏曲要显示不可替代的魅力,必须精品化;戏曲电影要想吸引观众,同样必须抓精品。”

  谈到执导戏曲电影《赵锦棠》的初衷,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导演杨瑞青表示,首先是天津评剧院秉承精品意识、塑造精品剧目的诚心打动了她。在如今眼球经济的时代,戏曲本来已是小众艺术,戏曲电影要想获得年轻观众的亲睐,更非易事。评剧《赵锦棠》在舞台上已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希望电影《赵锦棠》上映后,也能成为银幕上的一朵奇葩。

  “此次倾心投入到戏曲电影《赵锦棠》,主要目的就是探索戏曲电影的市场和艺术规律,将传统戏曲的‘虚’与电影表现的‘实’结合起来,将舞台艺术的‘唱念做打’与影视镜头的‘推拉摇移’结合起来,打造一部戏曲电影精品。”制片人梁汉森表示,舞台上的一桌两椅,到了电影中,就得搭建真实场景,与戏曲舞台风格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既保留戏曲的韵味,又满足电影观众的视觉要求。剧中赵锦棠由两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曾昭娟领衔主演。在塑造赵锦棠这一角色时,曾昭娟根据人物的情感需要吸收了不同流派的演唱技巧,并融入自己的表演风格,力争将赵锦棠这个大家闺秀的大气朴实、秀外慧中演绎得恰到好处,并希望深入到年轻一代观众心中,传递出夫妻和睦、子媳孝道、为人诚信等传统道德观。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