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差国奥”:板子打在所有人身上
2016-01-20
作者:段西元
来源:
2:3负于伊朗,中国国奥队在U23亚洲杯三战尽墨,这支国奥队也创造了奥预赛历史最差战绩。以前的国奥队,不管出线与否,总能“挣蹦”几下,而这届国奥队给人的印象是毫无竞争力可言。
失去奥运会资格并不是一件特别“可耻”的事情,本身奥运会男足的门票“配额”就极其有限,即便是足球水平最高的欧洲和南美,分到的门票也不多,所有足球强国都有过无法通过奥运会预选赛的经历。中国国奥队的对手伊朗,他们是亚洲公认的顶级足球强国,也是近几届世界杯的常客,但是在奥运会层面,他们已经有40年未曾踏入过决赛周的大门。奥运会的足球比赛,说白了就是“U23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真正的强国也不大会把奥运会的奖牌太当回事,亚非国家对此项赛事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欧洲、南美。
中国国奥这次让人失望的除了成绩,更让人心忧的还是看不到这批年轻球员未来的希望。与往届国奥队相比,这拨孩子在国内中超赛场都不是主角。廖力生可说是本届国奥队唯一的亮点,他出色的脚法足以赢得对手的尊重,很多球迷都惊叹——原来小廖的任意球踢得这么好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是因为在国内的比赛中,很少见到廖力生有主罚任意球的机会。国奥阵中不少球员都已经在中超、中甲赛场亮相过,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俱乐部中的位置并不稳固。傅博要想从国内赛场中找到合适的球员,凑齐一个有战斗力的阵容并不容易。这支国奥队甚至连可靠的边后卫都找不到,有些球员只能出现在自己不熟悉的位置上。佩兰在国家队“乱点鸳鸯谱”是他个人的昏庸,而傅博指导确实有很多无奈之处。傅博的能力的确有限,但这支球队不管谁来带,都不会有太惊人的表现。
2008年以东道主身份参加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男子国字号球队已经有8年的时间无缘世界性的大赛,从世界杯到世青赛,再到奥运会、世少赛,这些大型国际比赛都与我们无关。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青训不力!我们在为10年前种下的恶果还债,从那时起,中国足球的青训根基就已经烂掉。在专业化转向职业化的过程中,受到最大摧残的就是青训。踢球的孩子本身就越来越少,而大部分俱乐部都对梯队建设应付了事,相当一部分梯队或足球学校的教练不负责任。很多老球员都给笔者讲过他们年轻时是怎么训练的,专业化时代那种扎实、全面的训练方式,已经很少会在现在的青少年训练中出现。
这届国奥队已经创造了历史最差成绩,而是不是真正的“最差”还很难说,因为中国足球的后备力量可说是“一拨不如一拨”。根基建在沙子上的中国足球,不可能在未来10年有质的变化。如果想让20年后的国家队、国奥队不这么凄惨,只有一条出路——夯实青训!把砸大牌外援的钱的三分之一投入到孩子们身上就行。职业足球不该只是大企业的“广告”,职业足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