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体育 > 正文

卡姆拉尼、哈达迪“惺惺相惜”

2016-01-08 作者:段西元 来源: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不过CBA北控主场同四川比赛,两位伊朗国家队队友卡姆拉尼和哈达迪相见时只有欢笑,没有泪水。
  比赛开始之前热身时,卡姆拉尼和哈达迪就有一番寒暄。一般老队友相见,说两句打个招呼就得了,而卡姆拉尼和哈达迪足足“寒暄”了将近10分钟。两个30多岁的伊朗大老爷们儿还像孩子般打闹,老乡聊天儿结束,各自返回自己球队热身,但还没摸球,哈达迪再度转身,“要求”卡姆拉尼“再聊一会儿”。升国旗仪式后,按规矩双方应该握手致意,哈达迪径直找到卡姆拉尼,又是一次大大的拥抱,感觉两个人关系实在是太好了。
  由于是亚洲外援,卡姆拉尼和哈达迪只能是每年都换球队打球。前年,卡姆拉尼在同曦,哈达迪在青岛。青岛主场战同曦打到第四节,卡姆拉尼在拼抢时不幸扭伤脚踝动弹不得。眼见卡姆拉尼无法行走,大个子哈达迪干脆抱起了卡姆拉尼离场,全场球迷给予伊朗双星热烈的掌声。这让人想起了那句歌词——“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哈达迪和卡姆拉尼从小儿就在一起打球,按照北京话说是标准的“发小儿”,一般“发小儿”长大之后随着搬家、工作就各奔东西了,但哈达迪和卡姆拉尼长期在伊朗国家队打球,这些年又一起在CBA征战,他们之间的这种友情是我们无法用什么词汇去形容和感受的。毫无疑问,哈达迪和卡姆拉迪都是很好的球员,即便每年都要换球队,即便两人岁数都不小了,但CBA球队还是对他们趋之若鹜。看看哈达迪、卡姆拉尼出手的“柔和程度”,中国的年轻球员们还真该向这两位“中国篮球的老朋友”学学了。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