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体育 > 正文

“泡沫”必须得存在一定时间

2016-01-07 作者:段西元 来源:

 
  中超转会窗口打开,国内球员的身价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于洋这样的边缘国脚被标价9000万人民币。这个价格足以买下欧洲五大联赛中游球队国脚级选手,而且肯定还是那种比较有名气的球员。谁都知道中国球员的水平如何,如此虚高的价格,已经让内援市场成了个“笑话”。
  但是,这个“笑话”不是无厘头的,而是有逻辑的。中国球员的价格如此之高,是供求矛盾造成的。随着中国足球市场的水涨船高,大部分俱乐部都手握大把资金。但与此同时,中国球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在外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稍微好一点的国内球员价格只能疯涨。去年的时候我们还在调侃孙可值不值6000万,今年一看连丁海峰都值5000万了,孙可的价钱现在看来“真便宜”。去年在工体看国安对恒大的时候,和一位来自广州的朋友谈今年联赛的局势,我们都认为上港、鲁能等球队确实“不差钱”,但是真要与恒大较量有点儿难。像上港这样的球队,“入市”有点儿晚了,好的国内球员基本被恒大等强队垄断,他们再能买的也只能是“二类商品”了。内援价格太贵、名不副实,很多球队只能把钱砸在外援头上,但外援最多只能上4个人。
  现在球员的价格就像一个被举起来的人,忽忽悠悠给举到很高的位置,底下人不能松手了,因为一松手,被举着的人就会被摔死,而被举着的这个人是不能被摔死的。短期内平抑国内球员价格的办法只有一个——放开外援人数。但这样等于“饮鸩止渴”,如果外援不做限制,中国的国字号球队就会被彻底毁掉,中国球员恐怕只能在中甲球队厮混,中国球员会变得一钱不值。
  维持这个“泡沫”,让这个“泡沫”存在一定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中国足球有钱了,但应该用这些钱去做做基础的东西。根据统计,中超各俱乐部对梯队的投入呈现两极化,只有9%的俱乐部青训投入超过1000万,69%的俱乐部青训投入达不到准入标准的400万元。目前,在中超、中甲和中乙的49家俱乐部中,只有山东鲁能、杭州绿城、上海上港、广州恒大和广州富力拥有符合标准的4级梯队。中国足球需要把更多的金钱投入到青少年的建设上去,人才更多了,球员在市场的价格才会更加合理。当100个人抢1个“包子”的时候,这个“包子”已经变成了“金子”,只有蒸更多的“包子”,才能让“包子”变回“包子”。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