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职工印象
2015-09-21
作者:周美玉 屈斌
来源:
坚持跑步
坚持公益
姓名:王硕
年龄:42岁
职业:澳科利耳公司职工
成绩:4小时30分
今年是“北马”35周年,作为一个马拉松新人,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听跑友”这个公益跑大家庭。马拉松不仅仅考验人的体能,更考验的是意志力。这和做公益一样,只有坚持做下去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听障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才能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得到社会的关爱。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公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让马拉松构成我的人生路
姓名:王永德
年龄:45岁
职业:公务员
成绩:4小时40分
两年前,作为长跑菜鸟,马拉松于我还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仰之弥高;一个远不可及的梦想,望之弥远。一年前,我首次尝试并完成“北马”半程之后,第一次敢将马拉松全程确立为努力的目标。
今天(9月20日),42.195公里,前半程由兴奋到轻松享受,后半程由痛苦坚持到成功完赛,4小时40分左右的成绩。疲惫中回首相望,北京马拉松已成为令我值得骄傲的一段人生经历。
未来,还有一个接一个的42.195公里,构成我的漫漫人生之路。我相信只要坚持、只要努力,有亲情相伴、友情作陪,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战胜一个个困难,在享受生命过程的同时,将一次次生活经历积淀为一笔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心存敬畏、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科学、安全、快乐,这就是“北马”带给我的感悟。
用跑步战胜过去的自己
姓名:戎毅捷
年龄:39
职业:军人
成绩:5小时17分
跑步,我断断续续跑了二十多年,但真正正确地跑步只有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我的第一跑是在奥体森林公园里的半程线上马拉松,跑完后腿疼了三天,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慢慢开始上瘾。之所以选择“北马”作为我的全马第一战,其实只是想知道自己可以跑出多远。村上春树说:“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长期的技术工作让我对自己管理的很多设备闭上眼睛都知道怎么处理,于是慢慢地有了一种惰性,对生活对工作没有了激情,我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在我开始跑步以后,身体带动着心灵迸发出新的活力。当我真的站在几万跑者当中时,仿佛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跳跃,我告诉自己“我要战胜的只是我自己”。
跑步达人带动家人一起跑步
姓名:汤世宁
年龄:47岁
职业:北京地铁建安公司职工
成绩:未透露
一人坚持长跑,带动了整个家庭的跑步热情。经过汤世宁的号召,他的家人都成为了长跑爱好者,他的同事、朋友中,跑友也越来越多。
昨天下午1点,汤世宁跟随朝阳长跑俱乐部的几名跑友共同冲过终点线。因为长期坚持跑步,汤世宁冲过终点时显得比较放松。汤世宁告诉记者,长跑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并不是每届比赛都要争取名次,去年他跑了3小时6分的成绩,而今年,他的任务就是带着俱乐部的其他跑友完成比赛。
今年是汤世宁第十一次参加北京马拉松。汤世宁觉得,今年热爱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了,报名的热情比往年高涨,其中的原因就是家人、同事、朋友之间相互带动的效果。
坚持跑步多年来,汤世宁收的徒弟越来越多,其中最得意的“徒弟”要属她的女儿。汤世宁说,最初他周末在工体练习跑步时,5岁的女儿在旁边观看,但他发现女儿对跑步很有兴趣,他就带着女儿和小孩子、老人一起跑步,慢慢地,他的女儿在身体方面展示了很好的潜质,后来能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跑步。目前,女儿12岁却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多次参加5公里、10公里和半程马拉松赛,这在同年龄的小朋友中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