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体育 > 正文

中国短跑:战略部署定成败

2015-09-01 作者: 来源:

 
  以接力带动单项,这是中国田径队在短跑项目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从本届世锦赛的表现来看,这一部署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中,东道主先是在预赛中跑出了37秒92的成绩,在打破亚洲纪录的同时闯进决赛。在决赛中莫有雪、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再接再厉,取得了亚洲历史最佳的第二名成绩,令国人欣喜,也令全世界的体育迷震惊。在此之前,中国飞人苏炳添已经在百米比赛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绩,并闯入男子飞人大战。
  相比起更强调个人能力的百米大战,4×100米中同样关键的还有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如果在交接棒环节上出现纰漏的话,世界上最顶级的短跑好手也有可能在这个团队项目中失手,接力决赛中美国队被取消成绩即为一例。对于黄皮肤的中国人来说,提高完善队友间相互配合的难度也要远小于单兵作战中技术动作的改进,而举国体制又保证了国内高水平选手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强化接力训练,最终以己之长克敌之短,通过团队的力量击败对手站上领奖台。
  反过来接力的成功也促进了百米单项的发展。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跑出38秒38的历史最好成绩;去年仁川亚运会,小伙子们又跑出37秒99,一举突破38秒大关。以此为背景,苏炳添在今年五月跑出了9秒99的佳绩,紧接着又在田径世锦赛上闯入决赛。一方面接力项目中的速度训练提升了苏炳添的能力,另一方面集体项目的佳绩也提升了他的信心。
  其实在中国体育界以团队配合项目带动单项提升的例子还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蔡振华治下的中国乒乓球队。1989年,当时正在意大利执教的蔡振华回国执掌成绩低迷的中国乒乓球男队,面对强敌环伺的局面,他毅然决定将双打作为突破口,最终指导王涛/吕林赢下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这个项目的金牌,从而开启了国球的中兴之路。从优势项目中感悟到自身成功之道,中国田径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灵动思维模式值得称道。(郭健)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