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转会市场从无到有
2015-06-29
作者:
来源:
□本报记者 段西元
尽管夏季转会只是二次转会,但是中超的转会市场非常的活跃,最让人震惊的消息是国脚边锋孙可以惊人的价格转会到天津泰达权健。天津方面并未公布转会费,不过根据媒体的猜测,孙可的转会费创造了“中超纪录”。孙可以超高身价转会,在欧洲媒体间也引发了“骚动”,一家意大利网络媒体就计算出孙可的转会费是930万欧元,这个数字即便放在欧洲五大联赛也可以买到非常好的球员了。虽然孙可能否顺利入主天津目前仍然存疑,但是能在国内球员中爆出如此惊人的转会费,可以反映我国足球转会市场存在的问题——足球市场火爆与好球员稀缺的矛盾。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看看中国足球转会市场的前世今生或能一窥究竟。
职业化前死水一潭
说起转会来,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现在球员的流动非常普遍,每到岁尾年初,球员转会的传闻更是“满天飞”。不过,在职业化之前和职业化初期,转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计划经济时代,足球队属于每个省的体工大队,球员被“户口”完全锁死,想要流动起来非常困难。当年北京队从辽宁引进高峰就费了几番周折。高峰过去是辽宁少年队的队员,但是辽宁方面认为这个孩子没什么发展前途,高峰就落选了辽宁青年队。得知高峰被辽宁放弃的消息后,北京队教练洪元硕抓住机会赶往辽宁,劝说高峰来北京。起初高峰的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不乐意让他去,彼时踢球也并不是一个赚钱的职业。洪指导一共去了高峰家8次,才搞定这件事情。试想,如果当初辽宁队不放弃高峰,北京队是绝无可能得到“快刀浪子”的。
其实,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当时的全国冠军辽宁队,还是在转会上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为天下先的辽宁队从山东挖来李强,从青岛挖来汤乐普,从吉林挖来姜峰,从贵州挖来黎兵,这在当时的中国足坛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在那个人才“壁垒”十分森严的时代,人才一点点的流动就会引发巨大的争论。像姜峰虽然联赛里为辽宁队踢球,但是全运会的时候还要为吉林队效力,吉林队打辽宁队的时候,还有人指责姜峰“脚软”。
职业化开始后,“壁垒”终于被拆除,但是球员真要流动起来还很困难,因为在职业化初期,职业球队和地方体育部门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过,转会市场终于被打开了,黎兵、马明宇、高峰、高洪波这些名角的转会,也带动了足球市场的发展。
奇特的摘牌制度
职业化初期,因为转会制度不完善,出现了私下接触球员、高额签字费等现象,为了规范转会市场,中国足协1998年强行推行了类似于NBA选秀的“摘牌制度”。这种摘牌制度,虽然在篮球领域有很多例子,但是在国际足球转会市场还属于“首创”,欧洲足球发达国家并没有先例。
这种制度的优点是避免了哄抬“物价”,让转会市场强行在足协的规范下进行。但转会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你情我愿”,足协的摘牌制度,让球员和俱乐部失去了主动选择权。每年中国足协都要举行“摘牌大会”,有时候是在中国棋院,有时候是在足协自己的福特宝公司。每年的“摘牌大会”都是混乱不堪,争吵甚至谩骂不断,不少球员因为没有去到自己心仪的球队而痛哭流涕。
大连队职业化初期锋线大将魏意民就是摘牌制度的“受害者”。1997年,大连队引进了中国第一前锋郝海东,魏意民在大连队的位置不保,开始寻求转会。1997年大连队将魏意民挂牌,北京国安将其摘下希望顶替离队的高峰,可是国安并不是魏意民心仪的球队,这次转会只能告吹。1999年魏意民以租借形式被挂牌,再一次被“截杀”,他只得接受到广州松日踢球1年的结局。2001年,大连队彻底放弃魏意民,这次挂牌魏意民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八一队“截杀”,这次魏意民比前两次平静了许多,接受了现实。2002年在八一队忍了一年的魏意民继续挂牌转会,结局同样糟糕,被陕西国力“截杀”。在陕西过了1年不愉快的赛季后,魏意民只得选择退役。
魏意民的经历,恰是对“摘牌制度”的最好“控诉”,在魏意民退役后3年,中国足协取消了摘牌制度。
真正的“自由”这两年才开始
废除摘牌制度后,中国足球的转会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俱乐部拥有26岁以下球员转会的“否决权”,球员即使合同期满离队,俱乐部也可以收取转会费,作为劳动者的足球运动员,依然像“包身工”一样。中国足协当时很多转会的制度、合同的制度,与中国劳动法并不一致。
直到这两三年,中国足球的转会制度才真正与世界接轨,球员合同到期可以“自由转会”,球员转会的年龄、去向,作为足协和俱乐部也没有权力去阻拦,中国的职业足球转会制度才算是进入了正轨。现在我们再谈论中国球员转会的时候,跟谈论欧洲五大联赛球员转会没有什么区别了。每支球队的球迷,终于也可以在赛季前畅想自己支持的俱乐部能买些什么人了。
市场被“放开”之后,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像本文开头所提的孙可转会费一样。中国球员的市场价值和实际价值是背离的,中国国脚级球员的身价已经达到了欧洲足球强国国脚的水平,但是他们的竞技能力,显然与五大联赛球员相去甚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中国好的球员稀缺,俱乐部的选材面狭小,另一方面我们的足球市场确实火爆。等到中国足球逐渐走向成熟,青训基础强大了,我们的转会市场也终会更加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