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体育 > 正文

体会太极拳快乐感受集体温暖——探访中华女子学院教工太极拳协会

2014-10-24 作者:盛丽 来源:劳动午报

  中午12点半,位于中华女子学院文体楼的活动教室中,中华女子学院教工太极拳协会的队员们正在学习新内容——太极剑。自从2009年协会成立以来,平时忙碌在不同岗位的教工们,在每周三中午这个短暂的午休时间中,体会着练习太极拳的快乐,也感受着这个集体的温暖。
  教练辛苦付出队员成长迅速
  李君华是中华女子学院的一名体育教师,也是这个教工太极拳协会的教练。“从2009年太极拳协会成立,我就开始担任教练。”而说到协会成立的原因时,李君华这样说道:“太极拳这个项目普及性高,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工群体中有太极拳基础的人也比较多,大家也都很喜欢这个活动方式,所以很快太极拳协会就成立了,一开始有十几名教工参与。”
  2000年,李君华就来到中华女子学院担任体育老师,对于体育教学她也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平时我会在体育课上教学生们打太极拳,现在的教学对象变成自己的同事。”虽然教学对象改变,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李君华对于这个太极拳协会的教学热情。
  很快太极拳协会迎来了第一次活动,教练到位、学员到位,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开展。第一堂课上,李君华也发现队员们的太极拳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的队员有,比如有的队员早已掌握了二十四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等很多内容。但还有一些队员是零基础。”
  “这个动作叫做野马分鬃”“这个叫做白鹤亮翅”……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君华决定开始从基础动作教起。于是,每个周三中午,大家都会聚在文体楼一层的活动室中练习。
  “虽然每次的活动时间不长,只有大约一个小时,但大家都练得很起劲儿。”为了能让大家有更多途径练习,学校工会还协助拍摄了教学视频。“下班后,我一边做动作演示,工会一边录制。然后还把视频放到校园网上,供大家学习。”李君华说。
  一个学期过后,队员们的太极拳也打得有模有样。“不仅动作很标准,而且很流畅。参加协会的教工人数也扩充为五十多人。”
  将自己所学动作传授其他同事
  经过五年的时间,如今队员们已经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太极扇等多项内容。队员们收获的不只是水平上的提高,还有很多在学校师生面前表演、展示的机会。
  “这些表演机会,也让大家更加热爱这项运动,和这个集体。”李君华说。而为了每次表演和展示顺利完成,协会负责人也忙前忙后做了很多事请。
  “我也是以前任负责人为榜样,继续为大家服务。”张小红是太极拳协会现在的负责人,虽然2013年才参加协会,但一年多的实践中,让她爱上这项运动和这个集体。
  “其实我在上学时,就很喜欢太极拳。但工作后一直因为忙,没有时间练习。”但参加了太极拳协会后,张小红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太极拳水平,还把自己所学的动作,传授给同部门的其他同事。“每天工间操的时间,我就会带着部门的同事练练太极,大家都很喜欢。”
  作为太极拳协会的负责人,张小红也很尽职尽责。“其实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我们协会的队员都很团结。每次大家都会自觉地来参加活动。我也会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提示大家。还有其他部门的老师也很支持我们,比如在我们要用到服装的时候,体育部的老师就会帮忙。”
  不久前,中华女子学院组织了教工协会展示活动,学校十几个协会参加。为了有个精彩的亮相,队员们都积极练习。作为协会负责人的张小红也竭尽全力地做好保障工作。“赛前,我们为了适应音乐的节奏,还特地到学校操场实地练习。我们还排了展示的队形,做好充分准备。”张小红说。
  练习太极拳让队员增进了解
  “练习太极拳不仅锻炼身体,还能让心情得到放松。”聊到参加太极拳协会的最大感受时,队员马瑜回答道。作为太极拳协会的一名老队员,马瑜从协会成立之初,就开始参加活动。
  “起初我对太极拳很感兴趣,但却是个零基础的队员。但是跟着李教练学习,我慢慢的学会了很多。”马瑜回忆,“开始练习时,大家的动作都不太标准,有些动作做出来,看了都很逗。”
  现在动作舒展成为了马瑜对于自己和其他队员的评价。不仅在协会中练习,马瑜还把太极拳带到生活中。“我有时在上班的路上,还会做些上肢动作。还有,在协会活动的过程中,同事之间也加深了了解,我们还常常会交流太极拳的事情。”
  这样的体会,队员梁双也深有同感。“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工,在协会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比如,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交流的机会变多,之间的距离变短。不仅是交流太极拳,有时还会交流些工作上的经验,也让年轻教工很快融入到集体中。”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