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后,告别了随心所欲的年纪,开始万劫不复的朝九晚五,曾经深爱的足球也不能像读书时,说踢就踢,望着日益凸起的肚腩,我决定开始跑步。
最初的时候,我就在跑步机上跑,一边看着体育节目或者MTV,窗外是远处的车水马龙,窗内是自己的汗如雨下。后来,便在体育公园里跑步,望着前方奔跑的人们,努力超过他们,跑步的引申意义在这个时候最容易被唤醒,奔跑啊奋斗啊努力啊进步啊成功啊,都给你一种甜蜜的幸福感。
我一度认为,跑步时可以帮助你思考,但其实这也是以讹传讹罢了,思考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没睡着。事实上,跑步时头脑经常是空白的,就算有在思考什么问题,也只能成为片段,游离在大片空白的间隙,事后回忆起来,很难成形。跑步就是跑步,单纯地去实践它,反而会有意外的惊喜。
在体形方面,我还基本上维持着读书时的运动型模样,身体也没出什么大毛病,三年多的时间,没得过一次病,对关心我们的人而言,这是最大的福祉了。体育场上晚上跑步的人越来越多,有玩票的,那些人跑跑停停,甚至干脆散起步来,三三两两地成了我前行的障碍,也有令我肃然起敬的长跑者,他们已经有精瘦的身躯,而且每一步都迈得很有力。我认为他们身体处处,甚至皮肤的毛孔,对跑步都有了原始的渴求,如果有段时间没跑,耳畔就会听到自己身体发出的呼唤,去跑步吧,去跑步吧。
如今,跑步的零成本、易得性使我花在跑道上的时间,比花在我最爱的足球场上的时间还要多。你甚至可以没有鞋——在体育公园跑步的时候,就经常看到裸足者或走着,或跑着,这种跑法还是不提倡的,因为脚会被磨出泡来。但运动精神还是可嘉的。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提到跑步的好处,“首先是不需要伙伴或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器具和装备,更不必特地赶赴某个特别的场所。只要有一双适合跑步的鞋,有一条马马虎虎的路,就可以在兴之所至时爱跑多久就跑多久。”在现在看来,只要有人,就够了。
关于跑步的终极好处,我曾经未雨绸缪地幻想,假如路遇歹人,被人手持器械追逐,我至少可以跑得过他,说不定还能跑垮他再绳之以法。这也唤起了我对另一个命题的思考,那就是,如果遭遇威胁生命的事件,我们的潜能能激发多少,我们能一直以飞快逃命的速度跑多久?是将一切记录和法则抛之脑后逃出升天,还是合情合理地跑到瘫倒在地,无奈地嘟囔“随你怎么着吧”?我只是随便想想,并非期望这样的闹剧发生。
随着年轻渐渐远去,我的心态也由躁动变得淡定很多,体现在竞技体育上,就是经历了太多的悲喜,狂热的足球,仿佛已经不适合不再青春的我们,或许跑步这样安静的、私人的运动,会更好一些。它不像任何一项团队运动,你能做得总是那么有限,跑步,让你幡然醒悟——你还是你自己身体的主宰,你摆动双腿,就可以靠近你想要的目标。我在跑道上跑过,在跑步机上跑过,在街道上跑过,在公园里跑过,在校园里跑过,我在我的人生里跑着,并将继续奔跑下去,而且始终掌握着奔跑的方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