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难自愈 小蚯蚓有大问题
2018-01-12
作者:唐诗
来源: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超过20%。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医师张欢介绍,静脉曲张的发病原因很多,确切原因并无定论,目前多认为存在先天性血管壁发育不良、后天存在长期站立等危险因素导致。生活中,有一些患者不积极治疗,觉得静脉曲张早期除了外观上的青筋凸出外,一般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就很容易忽视病情的发展。
张欢提示,目前静脉曲张的治疗已经进入了微创无切口的时代,射频、激光、硬化剂等多种方法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创伤。患者已经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就要抓紧时间尽快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了。
丑了,烦了,伤心了
静脉曲张的条条青筋影响美观,是相当一部分人群就诊的主要原因。过去,因为静脉曲张手术需要比较复杂的麻醉以及比较大的创伤,对于这一类人群,并不作为手术的指征。但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以微创的方法去除令人讨厌的血管已经变得轻而易举,美丽弹指之间,何乐而不为?
痒了,疼了,抽筋了
下肢静脉曲张会引起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的障碍,使局部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细胞缺氧会产生5-羟色胺,导致皮肤瘙痒。血液流动不畅也会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细胞分解的毒素会刺激血管和神经,产生瘙痒感觉。
而出现局部疼痛则应该警惕曲张静脉内血栓的形成,一旦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不妥善处理将造成静脉炎的反复发作,甚至造成血栓蔓延至深静脉的情况,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小腿肚抽筋最常见的原因是下肢静脉淤血,导致组织轻度水肿,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异常放电发生痉挛,而与缺钙无关。
沉了,肿了,发硬了
步行一定距离后容易产生沉重感,仍然是因为下肢回流不畅所致,这种沉重感往往晨轻暮重,有时还会伴有下肢肿胀。长期的回流障碍会造成小腿特别是在踝部皮肤出现皮肤水肿、脱屑、色素沉着、皮肤没有弹性而变硬。
医师张欢介绍,后期小腿部既疼痛又变硬的情况,医学上称为“脂质硬化”,这时,静脉曲张需要抓紧治疗了,不然,会逐渐进展为上述的情况。
黑了,烂了,溃疡了
静脉曲张迁延反复,逐渐会出现小腿皮肤发黑,甚至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老百姓称为“老烂腿”。而烂腿长期不愈合,除了感染的风险外,还可能出现癌变。所以,静脉曲张到了此时,就是手术的绝对指征了,但往往此时再行手术治疗,费力、费时、痛苦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静脉曲张一旦出现建议尽早治疗,以避免病情一步步进展导致严重后果。
从生活细节预防静脉曲张
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应避免长期站或坐,常让脚做抬高、放下运动,可能的话小走一番。养成每日穿弹性袜运动腿部一小时左右的习惯,如散步、快走、骑脚踏车、跑步或跑步机等;每晚睡时,将腿垫高,并保持最舒适的姿势即可,不要因此而让腿部僵直,适得其反;还要尽量避免提超过约10公斤之重物。保持正常体重不能超重,因过重会使腿部静脉负担增加。
肥胖的人应该怎样预防静脉曲张?在休息的时候可适当抬高双腿,帮助血液回流至心脏;要控制体重,最好控制在医生建议的体重范围之内;怀孕的女性普遍偏胖,加上孕期特殊情况,更应及时预防静脉曲张,每天晨起穿好静脉曲张袜再下床活动,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血液堆积在双腿。
日常饮食中如何预防?建议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腿部的沉重感。含维生素 E 丰富的食物有:洋白菜、菠菜、麦芽、坚果类、大豆\蛋等;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改善组织的氧化作用,增加血液循环。如新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 C,可以通过降低血凝倾向,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淤伤;要有足够的蛋白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鱼、牛、羊肉等,大豆以及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充足的蛋白质可以维持体内所有营养物质的平衡,还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