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二孩时代 高龄妈妈如何生育健康宝宝

2017-03-02 作者:盛丽 来源:

 
  随着 “二孩”政策的放开,不少家庭盘算着再生个宝宝的事情。增添一个小成员,涉及到的事情有很多,绝不只是生和养这么简单。特别是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高龄产妇,更有不少必须了解的知识。高龄产妇在孕育二胎的时候,可能遭遇哪些“拦路虎”?怎么做好充分准备,配合规范的孕前、孕期检查,将高龄生育二胎的风险降到最低?对此,专家给出不少建议。
  做足准备
  降低生育风险
  “身体状况逐渐下降,受孕几率和产后恢复都降低了。”北京电力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产科主任陈升平介绍,女性的生育力在35岁后是明显下降的,其原因是自胎儿发育期间建立起的卵母细胞储备库的逐渐减少。
  “此外,手术风险也明显增加。再有孕期并发症的几率也会有所增加。” 陈升平补充道,“妊娠期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比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年龄是无法改变的影响生育力的因素,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高危因素之一。”
  虽然孕育的风险不少,但陈升平也表示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规范而细致的孕前和孕期检查来发现。“所以,高龄孕妇还是要做好充分准备。配合规范的孕前、孕期检查,将高龄生育二胎的风险降到最低。”
  产前检查孕期护理
  不能轻视
  生育了第一个宝宝之后,不少高龄女性碍于年纪原因,都很急切地想要第二个宝宝。其实,在生育时间上是很有学问的。据了解,自然产后再怀二胎的最佳时间是相隔一年半到两年。“在经历过第一次生产后,妈妈的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复原,并补充上一次怀孕期间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大约两年子宫整体的状态就会恢复到怀孕前的水平,对第二个宝宝的健康有利。” 陈升平说。
  此外,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比如产前检查、孕期护理等等。高龄产妇要定期做产前检查和筛查。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在孕20周左右做羊水穿刺。再有,高龄产妇易患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孕期要密切关注血糖、血压等指标。
  “高龄产妇整个孕期比一般孕妇更为谨慎,要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加强保健。” 陈升平介绍,在饮食上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不要吃得过多,要适当进行活动,防止胎儿过大。适当的运动对胎儿的发育和孕妇的身体状况十分重要,既能保证孕妇的身体健康,又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小宝宝。 
  孕前3个月可适当补充叶酸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胎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孕期要保证饮食结构的合理性,不要摄入过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易致胎儿发育过度。
  对于剖宫产后怀第二胎的时间,陈升平也做了补充说明。“每个妈妈身体条件不一样,取决于第一胎剖腹产后子宫恢复情况,如果子宫恢复良好,剖腹产后第二胎可以不用等到两年。国外研究剖腹产后至少要术后6个月才能尝试再次怀孕,中国的医生态度比较谨慎,建议剖腹产后至少两年以上再次怀孕。”
  分娩方式
  不要轻易决定
  “生二胎前,妈妈的身体状况需要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准备要二胎前一定要做个身体检查,如果身体状况不适合怀孕的话,千万不要冒险。” 陈升平介绍。
  除去在身体上要做足准备迎接二胎的到来,还有不少其他因素也需要提示高龄产妇们考虑。“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太小或太大,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和家庭方面的问题,相差2-3岁比较合适。女性在两次怀孕之间能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在身体和心理上做好调整和准备。”陈升平说,“经济基础也很重要,经济状况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考虑到养一个孩子的开销、预算,也要考虑自己的工作状况。”
  此外,在分娩方式上也有不少二胎妈妈会很难抉择。对此,专家给出建议,第一胎是自然分娩,第二胎应尽量选择自然分娩。若第一胎为剖宫产,那第二胎可选择剖宫产,也可在排除第一次剖宫产禁忌症后选择自然分娩。二胎分娩方式还需根据产科医生建议。不要因为畏难情绪或怕疼,就轻易选择剖宫产。毕竟,自然顺产是对产妇和婴儿都有利的生育方式。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