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季来袭 企业如何人性化破解招工难
2016-02-25
作者:闵丹 万玉藻
来源:
【招聘篇】
招聘旺季来了,对于企业的招聘人员来说,“招工难”是近年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招聘计划虽然早早地制订了,但要从茫茫的应聘者中挑选适合企业的人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来看看专家给出了哪些招聘的秘籍吧。
筛选简历:
合适人才别轻易放过
不管是参加传统的招聘会还是通过网络招聘合适的人才,对于企业的招聘人员来说,筛选简历都是企业招聘过程中首要的关键环节。而在筛选的时候,招聘人员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份简历,以免遗失掉适合企业的优秀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公司投递销售人员的简历,在销售部门面试没有通过,但是在渠道部门就面试通过了。
因此,招聘人员拿到一份简历,觉得应聘者资质不错时,要尽可能多想想,都适合哪些部门。有的岗位简历很少,没有面试的候选人,还需招聘人员主动去开拓一些简历来源渠道,或者从应聘别的岗位的人员中进行适当的“调剂”。
面试通知:
给招聘者充分的尊重感
现在各家公司都认为招聘很难,是的,事实上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调转了。因此,企业的招聘人员在通知面试的时候,尽量语气和蔼,面试时间也应尽量参照面试者的时间来安排,给候选人充分的尊重感。面试邮件也尽量不要出现“请立即回复”等生硬字眼。
如果出现了应聘者在预约的时间范围内还未到的,招聘人员可以询问一下迟到的具体原因。如果是时间冲突了,也可以再改约,尽量让每个觉得合适的简历投递者,都有面谈的机会,因为每一个被通知的人,都有可能是合适的候选人。
面试环节:
不问不该问的问题
面试官往往是应聘者接触企业的第一人。无论是人力资源部门还是用人部门,在当面试官时,一定要表现出很高的专业素养。面试官的专业素养首先体现在不问不该问的问题:纯理论型探讨的问题。如: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诱导性问题。如:我们的工作往往是团队的方式,你说说你习惯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无关紧要的个人兴趣问题。如:你喜欢看哪种电视节目? 含义不明确的问题。如: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等等。
面试官在面试过程中的互动和追问,是最能体现专业素养的环节。最高明的面试官,是那种在形式上像是和应聘者聊天,但又有很强结构化的面试。这种结构化体现在面试维度和对应问题的精心设计上,以及面试评价依据的客观化、系统化上。普通面试官,恰恰相反,是那种表面上标准化,实质上缺乏追问,缺乏精心设计的面试。
评测环节:
充分尊重用人部门的需求
即使求职者很有能力,但如果Ta想要的东西,招聘的企业提供不了,也很难留住他。即便是留下来了,也很难有高敬业度。因此,在招聘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组织匹配的评估。因为每一个面试官用人、选人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所以面试过程后的人员评估环节,用人部门肯定要和HR部门沟通面试意见,可以提供参考意见,在用人部门还没有去面试之前,尽量不要用太多的主观评价去影响用人部门的判断。最好等大家都面试完了,再一起沟通交流面试评价。
都说评估应聘者是否和企业文化匹配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难题,靠的是面试官的直觉和经验。对此,专家建议招聘人员可以尝试先把匹配企业文化的个人特征找出来。即写下过去3年里3位绩效最突出员工和3位绩效最低下员工的共同行为特点,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描述,来萃取出你公司所需要员工的鲜明特征来。
面试官不能为了提高应聘者的签约率而刻意隐瞒工作的不利方面。适当地告知应聘者这份工作的不利方面,如需要较长时间的一线岗位历练,或者出差比例较高,对于应聘者决定是否接受这份工作是有帮助的。当然,面试官也会把这份工作的有利方面强调充分,否则,会把人家吓跑的。
【相关链接】
沟通好薪酬
试用期等关键点
注意细节沟通
和求职者确定了职位,发放offer环节时,表示双方已经基本达成一致,招聘过程也基本完成。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环节还需要加强细节的沟通,因为能进入到这个环节,一定是各方都已经比较满意的,不能因为沟通不畅,就失去了优秀的候选人。注意沟通好薪酬,是否有试用期,试用期保险、公积金、试用期具体的工作指标等。
明确考核标准
试用期薪酬和工作指标最重要,因为试用期工作内容以及完成的情况决定了怎么对候选人考核,怎么才算是试用期通过了。如果没有相应的指标,假如对方试用期不合适,就很难开展试用期的离职面谈。这也是为有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提前扫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