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何要挂灯笼
2016-02-22
作者: 盛丽
来源:
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民俗专家、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张勃
今天是元宵节,提到这个传统节日。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家人团坐一起吃上一碗香甜的元宵。那么,元宵节起源于什么时期?关于这个节日又有哪些传说?现代人在过传统节日的时候,还要思考些什么?近日,记者采访到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专家、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勃,和您一起了解一些关于元宵节的小知识。
张勃介绍,对于元宵节这个节日称呼有很多。比如,灯夕、灯节、正月十五。这些不同的名称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体现元宵节的特点。举个例子,正月十五这个名称,反映的是这个传统节日所在的时间。灯夕、灯节这些名称,则主要是揭示这个节日的一些重要习俗活动。元宵节的名称,其实也是和这个节日所在的时间有关联。“元”,代表的是“首”,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张勃介绍,一般认为起源于汉代,有人说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也有人认为是汉元帝的时期,说法不一。但是,普遍认为元宵节起源于汉魏时期。而这个节日兴盛起来,是在隋唐时期。一直到现在,元宵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大节。
张勃提到,关于元宵节起源的传说也很多。其中有一个传说讲到,有一次,到了降雨的时辰,但是玉帝却酒醉不醒。天上有一条负责降水的青龙,它私自降雨人间。玉帝醒来后发现,大怒,将这条青龙贬下凡间。
来到凡间,青龙被囚禁到一个湖中。不久后,它又发现人间大旱。于是,又私自降雨。再次触犯天规,玉帝又一次震怒,决定将这条青龙处死。在一位高人的帮助下,青龙转世为人叫做龙生。此时的龙生虽为凡人,但是仍具有一些法力,它知道玉帝将在正月十五普降天火到人间。于是,告诉大家在这天悬挂灯笼,在街上搭起灯蓬,造成人间已有天火的假象,避免人间遭受一难。
但是,龙生的这个做法再次被玉帝发现,于是将龙生处死。而后,人们为纪念龙生,每到正月十五的时候都会张灯结彩。张勃表示,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龙生的感恩,对于善举的知恩图报。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活动,张勃介绍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隋唐的时候比较盛行的是灯彩和歌舞。随后,还出现舞龙灯、扭秧歌这些习俗。
张勃提到,元宵节其实包括两个重要的文化内涵,一个是祈生,另一个是狂欢。祈生包括祈子和祈求来年庄稼丰收。而狂欢,主要是张灯结彩、彻夜歌舞。
元宵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而且拥有如此多的习俗活动,张勃认为,确实需要人们来传承。一方面,不少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元宵节的很多传统习俗,也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另一方面,现在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在逐步增加。张勃建议,元宵节这个节日中,社区要发挥更多的作用,组织像猜灯谜这样的活动,搭建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才能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