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服用消炎药后一周之内不能饮酒

2016-02-18 作者: 黄葵 来源:

 
  春节刚过,元宵佳节又指日可待。很多节日聚餐都少不了酒,无论是白酒、红酒还是啤酒,虽然喝起来烈度不一样,但同样含有乙醇。这些乙醇进入人体后,就会改变很多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方式,造成对于特定器官或组织的异常高强度作用,引起药物性损害。那么,哪些常用药物会受到饮酒的显著影响呢?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药剂师金锐为您解读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类
  头孢类消炎药
  金锐药剂师说,这几年,头孢类抗菌药与乙醇联用以后出现的中毒事件层出不穷,实在需要提高警惕。这种药物性损害是由于头孢类消炎药抑制了肝脏一种代谢乙醇的酶,使得乙醇代谢的中间体乙醛在体内大量蓄积所致。
  所以,使用此类药物或者在停药7日内,均应禁止饮酒。金锐列出了这些常见药物的名字。它们有:头孢氨苄(先锋四号)、头孢拉定(先锋六号)、头孢克洛等。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由于药物完全清除需要时间,所以停药7日内都不能饮酒;虽然不是所有的头孢类抗菌药都能影响乙醇的代谢,但是为了便于您提高安全用药意识,还是注意为好。
  第二类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属于解热镇痛药,是很多复方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它们主要用于感冒发热时的退热和缓解头痛等。而乙醇会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潜在的肝毒性,还会增加这类药物对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引起恶心、呕吐,严重时可致胃溃疡和胃出血。所以,在服用能够退烧的感冒药时,由于其中很有可能含有此类解热镇痛药,应避免饮酒。
  第三类
  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抗过敏药
  此类抗过敏药用于缓解荨麻疹、湿疹或者晕车、晕船引起的恶心呕吐或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等。乙醇可以增强这些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如果服用以上药物时大量饮酒,可能引起头痛、头晕、嗜睡、惊厥等中枢中毒症状。所以,在服用治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时,应避免饮酒。
  第四类
  胰岛素等降血糖药
  金锐强调说,上述降糖药都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有效药物,但是,这些药物与乙醇均能够产生不好的相互作用。例如,乙醇可能会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或者通过加重和延长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的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饮酒需谨慎。
  第五类
  氢氯噻嗪、硝苯地平等降压药
  金锐说,氢氯噻嗪属于利尿剂,乙醇可增加其利尿降压作用,增加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的风险。对于普萘洛尔,乙醇增加其肝脏的代谢和清除,减弱其药效作用。硝苯地平属于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服用时均应避免饮酒,以减少发生低血压的风险。
  第六类
  安定、舒乐安定等治疗失眠药物
  金锐说,这些药物均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催眠类药物,假如在服药期间饮酒,会通过类似协同作用,使得这些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得到加强,出现头痛、嗜睡等不良反应。所以,服用上述安眠药的同时,应避免饮酒。
  金锐指出,大家要记住这6大类药物,在聚餐时,请提醒身边服用这些药物的家人和朋友,应避免饮酒。如果吃药的同时饮酒后出现所描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准确告知医生,便于快速诊治。另外,如果您正在服用的药物未在上述之列,也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尽可能避免药物与酒精的不良相互作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