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过小年 为何要用糖瓜儿粘住灶王爷的嘴

2016-02-01 作者:盛丽 来源:

 
  人常说:二十三,糖瓜儿粘。在热热闹闹的春节来临前,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这就是小年。小年有什么样的由来和传说?这天,又有哪些习俗?中国民俗学会民俗专家、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张勃为您话说小年。
  说到小年的由来,应该与“腊日”节有密切关联。早在汉代,腊日后的一天就被称做“小新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年”。宋代以后,小年相对固定在腊月二十四。到了清代,北方人则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
  提到小年这天的习俗,就不得不说“祭灶”。祭灶是十分古老的习俗,《论语》中已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说法,意即指灶神和凡俗百姓生活的关系更密切。但小年祭灶大约还是来源于腊日节原有“五祀”的礼俗。
  关于灶神为谁,说法也十分不一,有的说是祝融,有的说叫张单,还有的说叫隗,而且也流传着不同的传说。其中一则传说涉及张单,很有些教育意义。
  张单本娶妻丁香,丁香勤俭持家、贤良淑德。但张单并不知足,找借口休了丁香,又娶海棠为妻。不料,海棠好吃懒做,最终张单家庭破败,只得上街乞讨。一日,张单来到一户人家,得到主人家施舍的饭菜后,发现这户人家正是被休之妻丁香的家。张单感到万分羞愧,一头钻进灶台中。上天见张单有羞愧之心,将其封为东厨司命府君,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灶王爷。
  相传,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会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世间的善和恶。玉皇大帝以此来决定奖惩。所以人们都祭灶,希望灶王爷汇报工作时能多说些好话,所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那么过去人们是如何祭灶的呢?在汉代,人们常会用肉来做祭品,但后来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祭品也在不断地变化,许多地方都用糖瓜儿、豆子和草等。其实,这些祭品也有不同的妙用。
  有人说,因为糖瓜儿很甜,人们希望以此来让灶王爷说些好话。还有人说,因为糖瓜儿很粘可以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而豆子和草,则是为灶王爷上天所骑的马准备的。
  在春节这个由一系列小节组成的传统节日中,小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腊八这一天拉开了过年的序幕。那么,小年这天就意味着过年日渐进入高潮,各种忙年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现代人虽然知晓小年,但是关于小年的习俗却在变淡。其实,祭灶的习俗也还值得人们传承,尤其祭灶对人也有一层警示的作用,它提醒人们平时要多做善事,少做恶事。
  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民俗专家、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张勃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