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营养专家:罂粟壳提味实属谣言

2016-01-28 作者:郑帆影 来源:

 
  食品违法添加罂粟壳,这样的内容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传播甚广,营养专家说了,罂粟壳提味实属谣言。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35家餐饮企业,在食药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被发现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
  食品违法添加罂粟壳,这样的内容在社交平台上传播甚广,但是不少人往往认为此类行为只有小餐馆、小作坊为之,与自己的生活并不密切。
  可是,在这份公布的名单中,“周黑鸭”赫然在列,同时还有包括“胡大”等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饭店。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或罂粟粉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为何餐饮企业依然铤而走险?
  早在1993年发布的《公安部关于坚决制止、查处在食品中掺用罂粟壳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中,就曾明确指出,罂粟壳含有吗啡等物质,易使人体产生瘾癖,对人体肝脏、心脏有毒害作用。罂粟壳属国家管制的毒品,国家法律对罂粟壳管理使用有明确规定,禁止非法供应、运输、使用。为何依然有商家铤而走险、置法律与顾客的健康于不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商家迷信于“罂粟壳能提味”的传言,认为罂粟壳里含有的成瘾成分可以让自己家的生意红红火火,络绎不绝。
  事实上,罂粟壳中残留的阿片类生物碱含量都不到0.5%~1%的数量级,很难达到药用吗啡、可卡因等国家的限量标准。所以,餐饮业、消费者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依靠非法添加的罂粟壳是撑不起餐馆的生意兴隆的,罂粟壳和好味道、有回头客之间没有相关性。
  不过,这份曝光名单公布后,不少曾经光顾过名单中所涉及餐饮企业的顾客表示担心,吃了这些食物,是不是变相吸毒?专家解释,普通消费者不用担心吃了添加罂粟壳的火锅就成瘾,这种可能性太小了。但罂粟壳属于麻醉药品管制品种,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和烹饪中添加罂粟壳,这不仅是从非法添加的层面来理解,更是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阅读】
  罂粟壳对人体的危害
  和鸦片、海洛因相比,罂粟壳内的“有毒物质”虽然含量不大、纯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样包括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 30 多种生物碱。
  对“瘾君子”而言,食用罂粟壳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对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毒品的人来说,“功力”却不可小觑。这些人吃过后,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轻微快感。表现在生理上,有的人可能脸部微微发红,有的人可能心跳加快,有的人可能容易打瞌睡。
  即使是对毒品不敏感的人,如果长期食用添加了罂粟壳的食品,也必定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最终上瘾 。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