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养生切记保暖温补
2016-01-11
作者:任洁
来源:
民间谚语说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第三和第四个数九天是全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刻,北京的冬季不仅天寒地冻,空气干燥,还时常有雾霾出来“捣乱”,养生保健就显得更加重要。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赵健给您介绍一些冬季养生的小知识。
冬季要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赵健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中医学科有着数年的研究。他说,在冬季,大家习惯于关紧门窗,避免寒气进入房间。但是这样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量升高,加上空气中的雾霾,人体消化道排出的不良气体,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
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开窗通风的同时,居民还要注意空气污染的情况,可以适当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施,不要为了空气流通,使得雾霾也随之而入。
风寒邪气
易透过人体背部侵入
“冬季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寒邪属阴,易损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根本出发点在于敛阴护阳。”赵健表示,冬季养生的原则,首先,要尽量早睡晚起,这样可以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使人体阳气不受邪气干扰。
其次,要十分注意保暖。人的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背部侵入,引发疾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保暖,避免阳气受到伤害。
冬天气候较冷,人们大多尽量待在温度适中的房间,外出次数也少,外出的时候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袜。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伤风感冒,诱发呼吸道疾病等,所以应该注意洗澡过程的保暖,老年人更应该预防。
冬季多进补
温补肾阳食物
老百姓常说,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中医对人体的调节滋补十分讲究,认为春夏秋冬四季对应生长化藏,根据天人相应、时脏对应的理论,冬季属肾,肾主脏精而为生命之元。意思是四季时令对应人体的五脏,到了冬季宜调理肾脏,肾是生命之元,冬季进补重要的是滋补肾脏,肾强壮,人体亦强壮。
冬月虽然为四季进补的最佳季节,但是不能大鱼大肉那种胡吃海塞。赵健说,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冬季膳食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天寒地冻,冬季膳食的营养也应该跟平时有所区别,摄取与每个人曝寒和活动程度相适应的热能。营养素的比例,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主;矿物质的摄取量,也应较平时略高一些;特别注意增加维C的摄入。
同时,冬季尤其需要摄取足够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以满足优质蛋白质的需求;适当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达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类的摄取量也要充足。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炖母鸡、瘦肉,常喝牛奶、豆浆等,增强体质。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基础。
药膳要“量身打造”
避免误用
要特别提出的是,冬令进补最好能够找到专业医师咨询,以免误用不适当的药材,反而造成身体的不适。例如肠胃有问题的人,一定要小心选择适当的药膳,过于滋腻辛辣的补药,容易造成肠胃的损伤。所以个人最好请中医师调配适合肠胃的药方,炖煮不同口味的药膳,如此不仅可以达到冬令进补的目的,还有健脾顾胃之功。
赵健大夫最后提醒,天气寒冷,适当的保健只能做到锦上添花,不能以养带药,甚至于只顾养生抛弃医药治疗,本末倒置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