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儿童交通安全有“疫苗”吗

2015-12-04 作者:黄葵 来源:

 
  “佩戴头盔可大幅降低死亡和重伤的风险;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大幅降低死亡和重伤的风险;系好安全带同样可大幅降低死亡和重伤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的潘洁兰博士,近日在“护航花季,安全你我”道路安全媒体会上坦言。
  每年我国有1万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一名儿童生命之花凋谢的背后是两名心碎的父母和一个破碎的家庭。数据显示,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落、烧烫伤、中毒和窒息造成的伤害是我国1~17岁儿童的首位致死原因,也是0~17岁儿童非疾病性致残的重要原因。伤害导致大量的儿童死亡和残疾,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不可弥补的身体和心理创伤,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小微型客车
  ——儿童伤亡主要交通方式
  “现在交通安全问题太让人揪心了,电动车、快递车逆行乱穿现象比比皆是,带孩子上街必须领着手!”家住方庄东的龚女士对记者说。
  针对龚女士所说的现象,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伤害预防室段蕾蕾主任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也在逐渐递增。激增的汽车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行人等共同构成了日益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给出行,特别是儿童的出行带来重重危险。
  记者了解到,由公安部道路安全研究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联合撰写的《中国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涉及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儿童受伤人员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乘机动车和步行。乘机动车涉及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儿童伤亡人员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乘摩托车及乘小微型客车。报告还分析了我国儿童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几大原因:交通参与者安全和守法意识总体偏低;车辆安全性能存在隐患;全社会共同重视儿童交通安全的氛围尚未形成。
  儿童安全座椅
  需强制执行?
  儿童安全座椅是否每个有儿童的家庭都要安装?这个问题在社会上讨论了很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儿童安全乘车工作推进办公室潘增友主任就中国强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行性问题进行重点阐述。
  他认为,中国强制使用儿童用乘员约束系统条件已经具备,强制使用儿童乘员约束系统规范,适合在交通安全管理相关法规中体现。国外强制使用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经验证明,儿童乘员约束系统能有效保护儿童乘车安全,大幅降低儿童乘车伤亡率,但中国对儿童乘员约束系统作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立法引导民众的认知。目前,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大,儿童乘车出行比例高,潜在风险人群不断增大。
  国内有车家庭,具有承担购买儿童安全座椅的经济能力,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认识正逐步提高,具备接受强制使用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的环境。国内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呼吁改善儿童乘车安全环境的声音强烈。
  儿童交通安全
  “十大疫苗”
  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工作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卫生领域的问题,涉及教育、公安、交通、民政、妇联等多个部门,涉及社区、学校、家庭和儿童自身等多个层面,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的“保护网”。
  城市交通环境需要多部门来管理并制定相关法规。作为个人,家长和孩子都需要了解儿童交通安全十大攻略,也是交通安全的“十大疫苗”!
  攻略一 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在突发意外的情况下,避免或减轻对儿童的伤害;儿童在乘小微型客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
  攻略二 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要让儿童吃东西喝水,避免汽车在加速或急刹车时,食物或水呛到儿童发生意外。
  攻略三 打开车窗时,车窗玻璃要高于儿童头顶,避免窗外物体飞入车内伤害儿童。
  攻略四 提醒儿童不要把头及肢体伸出车外,以免剐伤。
  攻略五 不要把儿童独自放在车内,如果是婴儿容易发生窒息,如果是大孩子触动车内控制可能会发生意外。
  攻略六 提醒儿童不要在车边玩耍。
  攻略七 提醒儿童走路时不玩游戏不打闹。
  攻略八 提醒儿童不在车前或车后急穿马路。
  攻略九 教会孩子识别道路交通标志、信号灯。
  攻略十 教会孩子懂得车灯语言,了解汽车的行驶意图,确保出行安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