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辛酸小学生作文 呼唤亲情哺育
“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上周五,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老师唐上棣微信转发了该校一名3年级小学生的作文《爸爸看手机》,成了老师和家长讨论的热门话题。(11月16日《重庆晚报》)
毫无疑问,这篇小学生作文也在网上火了,而且被冠以“最辛酸小学生作文”。是否“最辛酸”姑且不论,值得家长反思并反省的是,有了手机,网络时代,我们该怎样做父母?
1919年10月,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檄文,标题就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如今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尽管物人皆非,关于怎样做父亲的内涵也大相径庭,但不能否认,今天的父亲依然有今天的短板。
小学生最辛酸作文反映的,就是一大现实。这其实佐证,孩子已经出生,而且已经成长,很多年轻人,还没有准备好,就像突然上了舞台,却没有装扮好,难以进入角色,虽然有了父母的名分,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就是不仅浑浑噩噩为何去生,还懵懵懂懂如何去养,甚至以为,要说责任,那也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事儿。
犬子的事例就是注脚。他的孩子出生一周岁多,正是牙牙学语、趔趄学走的时候,有了思维和意识。与孩子朝夕相处,却不知道如何珍惜,反而孩子一闹就烦,还喝斥,甚至拍打,说是立规矩。高兴时也逗一下,可孩子就是不找他。这当然不仅仅是他严厉,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更多的时间,就是像那个小学生的父亲一样,抱着个平板上网打游戏。
这很可惜。为了网上的乐趣忽视了与孩子嬉戏的乐趣。网上乐趣可以随时寻觅,而与孩子相处的乐趣,失去将永远失去。
正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样,对于孩子,生而易养也难。生孩子不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更多的是母亲的操劳,而从出生到长成,至少也需18年。这18年,就有养育之艰,说长很长,说短很短,其实每天和孩子相处那一会儿,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个小时,等孩子入托、上学,被作业缠扰,就更是少得可怜。
岁月易逝,快乐难寻。天伦之乐才是天下最大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最辛酸小学生作文呼唤的是精神哺育、亲情哺育。面对嗷嗷待“哺”的眼神儿,作为父亲,当然还有母亲,怎么能漠视并拒绝呢?果真如此,就不称职,不合格,反过来追问,生而不养,那你干吗要这个孩子?
□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