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手足口高发期家长要学会预防
2015-07-08
作者:□本报记者 黄葵
来源:
近日媒体报道,丰台北方之星翠林幼儿园陆续有学生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其中一例被确诊为“手足口病”。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指出,根据近5年监测数据,北京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以4-9月份为主,5-7月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伏期多为2-10天,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托幼园所为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患者、无症状感染者都是该病主要传染源。可通过胃肠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以及唾液、疱疹液、粪便、咽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污染毛巾、水杯、玩具等造成传播。
庞主任说,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部分患儿还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多数7-10天可以自愈。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告诉记者,希望媒体广泛宣传,让人们学会识别重症手足口病例,出现下列情况,请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
【小链接】
预防手足口病措施
1、要养成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
2、在流行季节尽量少到或不到人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播。
3、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常开窗通风。
4、定期对玩具、餐具及孩子个人用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5、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并常查看口腔、手心、脚心等部位是否出现疹子,一旦发现及时就诊,并对家居及孩子用品进行消毒。
6、注意纠正孩子的吃手、抠鼻孔、咬玩具等不良的小动作。
孙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