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首要污染物由PM2.5变臭氧 易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
□本报记者 孙艳
刚刚进入夏天的京城,气温热情高涨、阳光强烈。来自市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几天本市持续空气中度污染,但首要污染物却由PM2.5变成了臭氧,臭氧浓度容易超标。
环保专家介绍,臭氧通常存在于距离地面30公里左右的高层大气中,它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但是在近地面,臭氧却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污染物。它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会生成臭氧。因此在阳光强烈、气温高的夏季,北京就会发生臭氧超标。
据了解,臭氧的危害,包括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臭氧也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导致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畸形儿。
臭氧一旦超标,市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护呢?环保专家表示,臭氧超标的防护远比PM2.5要难。首先,戴口罩对阻挡臭氧毫无用处;其次,室内空气净化器也对臭氧毫无办法,有些净化器本身还会产生臭氧,使用不当将造成二次污染。由于臭氧比重较空气大,身高较矮的儿童往往最容易成为臭氧污染的受害者。
专家建议,在臭氧浓度高的时候,最好的防护办法就是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可能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