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生活 > 正文

家用电器超期服役后患无穷

2014-08-28 作者:孙妍 文/摄 来源:劳动午报

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电冰箱……这些家电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帮手。恐怕很少有人会在选购使用家用电器时,仔细看一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一提到“生产日期”、“保质期”这两个词大家一般只会与食品、药品这些入口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家电也有“保质期”。以往人们养成的“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恋旧观念”更是加重家电超期服役的砝码,然而,每一台家用电器都是有安全使用期限的,超期服役容易引发火灾,甚至有毒物质泄漏,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在采访中,北京市电子电器协会秘书长武建宝介绍了家电年限及“家电超龄”的后遗症。


  超期服役家电
  耗电量会增加四成

  现在很多电器促销员都会打着“终生保修”、“免费上门维修”的旗号来推销商品,往往会让消费者产生这样的错觉:家电都是“永久牌”的,只要能用就不存在“退休”的问题。武建宝说,其实每一件家用电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家电产品超年限使用,不仅使用效果差,耗电量也会增加,有些产品的耗电量会超过原耗电量的40%。

  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家电超限使用随时可能出现电线绝缘老化,从而导致漏电、有害物质泄漏等安全隐患。据统计,老家电引发的火灾依然在民宅火灾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一部分电器起火的原因就是家电超龄使用,里面的线路发生老化造成的。为此,武建宝特意为读者介绍了家电使用年限及“超龄家电”存在的隐患。

  电视机使用年限:8至10年
  超期服役辐射会增大

  电视机的电器元件都是易损元件,超过一定时间或者超过一定通断次数,都可能造成失效、绝缘性能下降、打火、燃烧等现象。电视机长期工作后,灰尘、污垢会降低整机的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可能引发燃烧、触电等危险。老化的电视机一旦受到震动、冲击、碰撞,很可能引发电线短路或者局部过热,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显像管爆炸。随着电器元件的老化,电视机还会发生图像不清晰、画面颤抖等故障,辐射也会增大,既影响收视效果,又产生了安全隐患。

  冰箱使用年限:10至15年
  十年后耗电量是最初的两倍

  超年限使用的电冰箱,电冰箱压缩机老化后,不仅影响电冰箱的工作效率,而且噪声也会增大。电冰箱的线路老化还会增加触电、自燃等安全隐患,泄漏的制冷剂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耗电量也大得惊人,冰箱在使用十年后的耗电量将是最初使用时的两倍。此外,杀菌和保鲜功能都严重退化,可能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储存在里面的食物容易串味甚至变质。

  空调使用年限:8至10年
  使用年限长易污染室内环境

  空调使用年限过长,其制冷剂容易外漏,制冷差、不制冷等问题,造成耗电量大幅度增加,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老虎”。不仅污染环境,还危害健康。而且“超龄”空调还是“健康杀手”。空调长时间使用后,蒸发器翅片会发生严重氧化,日久天长会积聚很多污垢,加之空调长期在密闭的空间运行,容易污染室内环境,引发呼吸道疾病,对健康造成危害。

  洗衣机使用年限:8至10年
  元件老化很可能造成漏电

  “高龄”洗衣机有时会出现漏水、电路短路、机身发热等问题。尤其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使用更容易使机身过热,增加自燃的可能性。洗衣机内部电器元件的老化,很可能造成漏电,导致洗衣机的外壳或洗衣桶内的水带电,使用时容易发生触电。

  微波炉使用年限:10年
  超期服役可能引发爆炸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高龄的微波炉”加热食物的时间比新购买时大大延长且加热效果也不太理想。有些微波炉超过使用年限后,有时会出现炉门下垂的现象,这会增加微波泄漏的系数,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微波炉老化容易引发漏电、火灾、爆炸。

  电热水器使用年限:8年
  长期使用漏电危险明显增加

  随着元器件的老化、结垢的增厚、被腐蚀面积的扩大,漏电的危险性会增加。对于贮水式电热水器,长期使用后加热管表面容易产生水垢,致使热量散发不出,进而造成加热管表面爆裂损坏,导致内胆中的水带电,增加了触电的危险。如果是搪瓷内胆电热水器,镁棒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出现漏电。

  此外,在通电加热的过程中镁棒表面结出的水垢会导致加热效果变差,延长加热时间,使用电量飙升。另外,燃气热水器老化可能会漏气,引发煤气中毒等安全事故。

  此外,武秘书长还提示大家,由于废旧家电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因此,在您淘汰家中的废旧家用电器时,千万不要随意丢弃或廉价卖给游商,一定要通过正规的回收渠道送到有资质的旧家电拆解企业进行拆解处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